走進佛山順德杏壇鎮康寶·華騰廚電城百變示范空間,一臺承重10噸的電梯格外引人注目。叉車、貨車可以開進電梯,直達每一層,實現客、貨車分流。到2021年,廚電城153畝土地上的破敗廠房將變身15棟配套齊全的標準廠房,打造集科研、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高標準綠色智造產業新城。
“蹚出一條荊棘路,闖出一片新天地。”這樣的蛻變在佛山順德遍地開花——通過加快舊改、村改,未來順德還將打造十大超千畝現代化主題產業園。據12月14日召開的全省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暨“三舊”改造現場工作會消息,2008年至今年11月底,廣東已在“三舊”改造中累計投入1.87萬億元;其中,社會投資占比超八成,是推動“三舊”改造的主力軍。接下來,我省將以“工改工”為主攻方向,充分發揮“政府+市場”雙輪驅動效應,加快推進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
社會投資成為主力軍
在順德(北滘)機器人小鎮產業園展示館內,陳舊的生產設備展品,墻上的舊廠房圖片,與園區規劃的全新面貌形成強烈對比,村級工業園改造在這片土地上變了場“魔法”。
“三舊”改造是廣東省政府與自然資源部合作共建節約集約用地示范省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我省土地資源保障能力、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自2008年到今年11月底,我省“三舊”改造工作已取得一系列成效——
全省累計實施改造面積91.24萬畝,節約土地22.39萬畝。今年1至11月底,全省新增實施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面積2萬畝,有效增加了建設用地供給。
為此,全省累計投入改造資金1.87萬億元,約占同期固定資產投資的5%;社會投資占86.9%,成為推動“三舊”改造的主力軍。
此外,全省通過改造完成產業結構調整項目4876個,占改造項目總數的54.46%,投資超億元項目1589個,為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騰出了用地空間。
值得關注的是,通過舊村莊改造,村集體、村民的收入還得到了提升——全省累計完成舊村莊改造面積20萬畝。實施改造后,村集體收入約為改造前的3.3倍。“過去單純靠出租土地獲取收入,租金并不高;如今通過村改,建成高標準廠房再出租,租金實現了成倍增長。”在佛山順德龍江鎮,新華西村連李村小組組長、日成織帶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樟添介紹。
“政府+市場”雙輪驅動
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陳光榮指出,我省將“三舊”改造成效與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相掛鉤,2018和2019年,省對珠三角城市不再下達普通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珠三角城市必須通過“三舊”改造來獲取用地指標獎勵。
今年國家全面改革土地利用計劃管理方式,實行“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和“增存掛鉤”,我省仍然保留對“三舊”改造的獎勵指標。
據悉,作為“三舊”改造的延伸與擴展,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將在今后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推進。但目前仍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比如,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尤其是“工改工”,與“工業改商業”“工業改住宅”相比,成本高、回報慢,市場參與動力不強。
針對這些問題,省自然資源廳提出要依托“三舊”改造工作基礎,繼續加強政策供給和壓力傳導,以“工改工”為主攻方向,充分發揮“政府+市場”雙輪驅動效應,加快推進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
接下來,我省將扎實推進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攻堅戰,攻堅戰三年行動方案也有望于近期出臺。同時,繼續爭取國家政策支持。根據珠三角地區工業發展需求,研究制定推進大灣區存量工業用地盤活利用試點工作方案,按程序報國家批準,爭取國家賦予廣東更多政策利好,以推動升級改造工作更好更快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