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诱惑一区?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

首頁 > 互動交流 > 督查專欄 > 決策部署

廣東空氣質量連續6年全指標達標 PM2.5首次全年達世衛組織二階段目標

時間 : 2021-01-05 09:35:11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近日,廣東藍一度“刷爆”朋友圈。據省生態環境廳消息,廣東空氣質量持續改善,2020年已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考核目標,空氣質量6項主要污染物濃度實現連續6年達標。其中,PM2.5為22微克/立方米,首次達到世衛組織第二階段標準(25微克/立方米)。

  自“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廣東大氣污染防控經歷兩個階段。2013—2017年為第一階段,重點解決PM2.5達標問題。2018年至今的第二階段,逐步轉向以臭氧污染防控為核心,實施PM2.5與臭氧協同防控。

  “廣東在經濟總量連續穩居全國第一情況下,走出了空氣質量改善和經濟社會綠色健康發展的雙贏道路。”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結構減排貢獻率達60%

  走進肇慶市高要區的新明珠陶瓷集團薩米特陶瓷工廠園區,寬敞明凈的生產車間顛覆著人們對傳統陶瓷生產場景的印象。

  “以前都燒煤,生產環境差,污染排放大。”肇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全市掀起“煤改氣”高潮,到2020年底,計劃實施“煤改氣”的52家陶瓷企業188條生產線已全部完成改造。目前,全省已完成建筑陶瓷行業“煤改氣”生產線692條。

  調整產業結構,是廣東大氣治理的利器。珠三角地區不再新建煉化、煉鋼煉鐵、陶瓷等項目,并逐步實行更嚴格的排放標準,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對電鍍、印染、鞣革等重污染行業統一規劃、定點,實行“入園進區、集中治污”。另外,科學淘汰落后產能,累計淘汰落后鋼鐵產能379.7萬噸、水泥產能4026.5萬噸等。

  大氣治理成效也得益于能源結構優化。廣東嚴格控制新增煤電,并實行煤炭消費減量管理,在2019年珠三角地區規模以上工業煤炭消費量約7227萬噸標煤,相比2012年下降21.68%。同時,全省有序發展核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經初步測算,2019年煤炭消費比重較2018年和2015年分別下降2.3和7.4個百分點,天然氣消費比重較2018年和2015年分別提高0.2和2.1個百分點。

  此外,我省著重調整運輸結構,以公交電動化為重點推進移動源治理。據初步統計,截至2020年11月,全省電動公交車總量超6.4萬輛,公交電動化率達97.5%,其中珠三角公交電動化率達100%。

  “結構減排對廣東近年來空氣質量改善的貢獻率達60%。”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累計減排VOCs超10萬噸

  當前,臭氧已超過PM2.5成為首要大氣污染物,VOCs(揮發性有機物)和NOx(氮氧化物)是生成臭氧的前體物。廣東抓住臭氧治理“牛鼻子”,針對VOCs和NOx實施源頭、精準、科學治理。

  “臭氧污染治理是國際性難題,沒有成熟的經驗。”省環科院專家表示。通過啟動夏秋季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達標排放百日服務行動和落實藍天保衛戰百日沖刺行動,廣東對約占全省VOCs排放量76%的5650家重點監管企業開展銷號式整治,累計減排揮發性有機物7.8萬噸。同時,目前已推進第二批3305家VOCs企業銷號整治。

  統計顯示,2016年以來,廣東大力推進省市兩級VOCs重點監管企業“一企一策”治理,累計減排揮發性有機物10.6萬噸。

  由于大氣具有流動性,其治理需要聯防聯控和精準研判,廣東已基本建成PM2.5成分監測網絡、VOCs光化學監測網絡、顆粒物和臭氧激光雷達監測網絡,結合遙感衛星立體監測系統,形成“天空地”一體監測體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口县| 临猗县| 固原市| 罗定市| 南溪县| 景泰县| 漳浦县| 翁牛特旗| 平邑县| 崇文区| 闸北区| 惠水县| 石首市| 宜阳县| 阿瓦提县| 阳谷县| 南岸区| 图片| 和硕县| 视频| 白玉县| 镇坪县| 南丹县| 安溪县| 太仆寺旗| 庆城县| 商水县| 渭源县| 周宁县| 青川县| 罗源县| 盐边县| 津市市| 宁陕县| 虞城县| 巴东县| 永新县| 河北区| 凉山| 馆陶县| 汉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