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省十件民生實事
取得積極成效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改善和保障民生。今年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胡春華在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上指出,“要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發展的短板,著力保障基本民生,切實保障底線民生,扎實辦好民生實事,使民生社會事業發展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省長朱小丹在省人大十二屆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今年全省將投入2100億元,其中省級投入872億元,集中力量辦好十件民生實事,涉及對困難弱勢群體幫扶、低收入住房困難群體住房保障、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教育資源公平均衡配置、創業就業、污染治理和生態建設、公共安全保障、防災減災等領域。上半年,全省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部署要求,扎實有力推進省十件民生實事。從綜合情況看,上半年省十件民生實事總體進展平穩,取得積極成效,50項具體工作中,2項已完成,35項進展順利。
鞏固提升底線民生保障水平
城鄉居保基礎養老金提標工作,省已印發提標文件,要求各地從7月起按每人每月110元的新標準發放城鄉居保基礎養老金,省財政安排補助資金35.78億元并逐月撥付。城鄉低保提標工作,省已下撥補助資金36.6億元,各地均出臺了提標文件。農村五保供養提標工作,省下撥補助資金8.57億元,各地均出臺了提標文件。全省所有縣(市、區)已按集中、分散供養每月1340元、820元的新標準發放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補助。全省各地已將政策內住院醫療救助比例提高到70%以上,城鄉醫療救助人均補助標準均已提高到2178元。省已分別按1200元/年、1800元/年下撥殘疾人生活津貼、重殘護理補貼補助資金共6.69億元,各地已足額安排相應資金,廣州等8個地級以上市已按規定發放津補貼。
加大對困難弱勢群體幫扶力度
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省已建立相關制度,明確每人每月500元的津貼標準,各地均已安排相應資金,深圳等5個地級以上市已按要求發放。省已按要求將福彩公益金的50%以上下達用于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除云浮市49.53%外,其余各地級以上市用于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福彩公益金比例均超過50%。殘疾人專職委員補助工作,除潮州市外,全省20個地級以上市已將鄉鎮(街道)殘疾人專職委員列入當地公益性崗位。困難家庭臨時救助工作,除廣州、揭陽市外,全省19個地級以上市已出臺臨時救助辦法。
強化低收入住房困難群體住房保障
棚戶區改造工作,全省新開工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43972套,占全年目標任務的56%;其中,佛山、珠海2市提前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茂名、湛江、江門3市開工率在90%以上。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全省農村危房改造開工58372戶,開工率為48.6%。
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農村光纜建設工作,新增農村光纜1.9萬皮長公里,超額完成全年任務。財政扶貧投入加大,省制定了《關于廣東省財政支持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三年攻堅的一攬子方案》,明確三年一攬子投入391億元扶貧資金。農業保險工作,家禽、生豬和嶺南特色水果政策性農業保險資格標的招標工作已完成,近一半地市確定了承保機構。普惠金融工作,《廣東省普惠金融“村村通”實施方案》已印發,新增34個縣繼續推進農村普惠金融試點工作,其中16個縣的綜合征信中心建成使用,創建1347個信用村,建成3447個“六有”金融服務站和3628個助農取款點。縣、鎮、村(社區)三級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第一批8個試點縣93個鎮1442個村(社區)完成了省級驗收工作,第二批試點地區(珠海、河源、中山、陽江4市以及15個縣、2個鎮)完成了市級驗收工作。農村基層組織經費保障省級補助資金15.33億元已下達。省已確定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建設試點名單和鄉鎮文體廣場示范點建設任務分配,并下達補助資金4340萬元。全省共完成農村公益電影放映12.36萬場,占全年目標任務的47.5%。
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
按照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補助年人均420元的新標準,下達省級補助資金11.7億元。全省共落實40億元用于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目前人均經費達37.3元,其中廣州等4個地級以上市已達到人均40元的年度目標。省已分別印發實施方案,并下達經費4.49億元對62個縣級人民醫院關鍵醫療設備配置進行補助,下達經費0.34億元對300個縣級公立醫院專科特設崗位進行補助。對45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給予補助0.92億元,各培訓基地已基本完成今年第一批招生工作。省下達專項經費995萬元用于為經濟欠發達地市和70萬人口以上的人口大縣(市、區)配置47輛冷藏車,目前各地正開展招標采購工作。省下達補助資金1億元用于欠發達地區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78個縣(市、區)已全部編制報送建設達標方案。
促進教育資源公平均衡配置
省已下達地市屬中職學校(含技工學校)免學費補助資金7.34億元,除珠海市外,20個地級以上市整體資金落實率達50%以上。省下達補助資金16.39億元,將省直屬高職院校生均定額標準提高到每生每年6000元。建設10所標準化特殊教育學校工作,省已印發實施方案并下達補助資金3.71億元。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大學生補助工作,已通過多種媒介宣傳解讀有關文件,將在下半年開學后開展資助申請受理工作。
促進創業就業
2016年廣東“眾創杯”創業創新大賽初賽基本完成,正制訂《廣東省優秀創業項目申報評審辦法》,將在復賽階段篩選出50個省級優秀創業項目分別給予5至20萬元資助。印發了省級示范性創業孵化基地申報通知,正組織開展申報工作。下撥1.9億元支持13個區域性(特色性)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全省1至5月發放各項就業創業補貼8.35億元,重點扶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創業。全省上半年共組織開展勞動力技能晉升培訓12萬人次,完成全年任務的54.5%。
加強污染治理和生態建設
對韶關樂昌市東莞東坑(樂昌)產業轉移園污水處理廠等9個污水處理設施項目按日處理能力每萬噸1000萬元予以一次性補助,共下達專項資金8000萬元,該項工作已完成。省已按26元/畝的標準下達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17.19億元,占補償總金額的91.65%。
強化公共安全保障
啟動“電信詐騙防火墻”工程,上半年全省共立電信網絡詐騙刑事案件30683起,同比下降14.8%;破案2958起,上升67.9%。省財政下撥1.22億元,用于扶持經濟欠發達地區111個執勤消防站配備搶險救援消防車及配套器材,搶險救援消防車采購計劃已報批。
抓好防災減災
巨災保險改革試點工作,在2015年5個市試點的基礎上擴大至河源、汕尾、陽江、茂名、云浮等5市,巨災保險服務機構資格供應商的招標工作已完成。完成海洋氣象觀測設備(自動氣象站、強風儀、北斗通訊等)的調研選型工作,確定了10個海島自動氣象觀測站的安裝站點。完成自動氣象站設備的調研選型和100個地質災害易發區區域自動氣象站的站址遴選工作。粵東西北地區共免疫禽流感疫苗3.67億羽份、口蹄疫疫苗3981.58萬毫升、高致病性藍耳病疫苗1891.55萬頭份、豬瘟疫苗2095.64萬頭份,群體免疫密度均達到98%以上,累計監測畜禽樣品17.71萬份,免疫抗體合格率均在70%以上。
從今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省十件民生實事總體進展平穩,但同時,還有13項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和問題,需高度重視。省政府已要求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始終堅持嚴深細實,敢于擔當狠抓落實,全面壓實責任,突出攻堅解難,抓好突出問題整改,加強督查督辦,努力確保省十件民生實事按時全面完成。下半年,省府辦公廳將組織對問題較多、推進難度較大、進度明顯滯后的地區或部門進行重點督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