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抓好我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
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1月18日,我省召開全省農業工作會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去年我省農業農村經濟工作,部署今年工作任務。副省長鄧海光作工作部署。
會議強調,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學習領會中央精神,準確把握我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工作重點,全力抓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一是優化產品和區域結構。加速調整農產品種養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和中高端優質綠色生態農業。發展區域特色效益農業,規劃建設好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積極構建廣東嶺南特色現代農業新格局。二是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培育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引導農戶通過土地經營權入股、托管、合作等形式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培育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探索推廣代耕代種、土地托管等服務模式,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專業化、集約化水平。三是強化科技創新。創新品種技術,打造育繁推產一體化的大型現代種業龍頭企業。創新生產技術,加快補齊農業機械化短板,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推進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創新加工技術,促進農產品加工更好地滿足需求、提高附加值。四是促進融合發展。以特色農產品產區為依托,以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為帶動,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延長農業產業鏈條。抓好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新園建設,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完善農產品流通體系,加快發展農產品電商和物聯網,實現農產品的多元化、多維化功能和高附加值。五是推動綠色發展。加快建立循環農業生態區,加大力度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不斷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加快構建資源利用高效、生態系統穩定、產地環境良好、產品質量安全的農業發展新格局。六是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調整的體制機制改革。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加強財政支農資金統籌力度,改革完善農業補貼制度,加快農村金融創新,健全農村創業創新機制。
會議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強化“重中之重”的認識,樹立“虛心學”的態度,強化“馬上辦”的作風,營造“合力干”的氛圍,形成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強大合力,確保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