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工作回顧
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
■政府工作報告摘登
省政府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成績。初步核算,全省實現生產總值6.7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8%;人均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萬美元。
全力以赴穩增長
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面對貫穿全年的經濟下行壓力,及時出臺以重大項目拉動投資等10個方面穩增長措施,實施22項支持穩定經濟增長財政政策和25項支持外貿穩定增長具體舉措,推動經濟運行逐季企穩、穩中有進。投資實現較快增長。消費持續平穩增長。進出口總體平穩。實體經濟健康發展。農業農村經濟穩定發展。
全面深化改革扎實起步
行政體制改革步伐加快。基本完成省市縣政府機構改革、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積極推進工商、質監行政管理體制調整。
經濟領域改革全面推進。探索率先基本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深入開展預算管理、轉移支付制度、專項資金管理、政府公共資源公平配量等改革。
開放合作不斷深化。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對廣東省爭當2l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排頭兵作出規劃部署,成功舉辦首屆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設立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獲國家批準。
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自主創新取得新進展。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預計達2.4%,技術自給率提高到71%。啟動實施新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區域創新能力穩居全國第二位。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4.7∶46.2∶49.1。工業增加值增長7.8%,先進制造業增加值、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提高到48.l%、25.7%。
信息化水平繼續提升。加大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實施“光網城市”工程,新增光纖入戶357萬戶,無線局域網熱點覆蓋進一步擴大。
金融科技產業三融合深入推進。實施金融科技產業融合創新發展重點行動,依托高新區、專業鎮建成一批金融科技綜合服務中心、中小科技企業征信中心。
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
珠三角地區優化發展取得新進展。珠三角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比重、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達61.8%、53.1%和30.3%。
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成效明顯。粵東西北地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高于全省和珠三角地區。
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有序推進。編制全省新型城鎮化規劃。有序調整城市戶口遷移政策,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扶貧開發“雙到”工作扎實推進。全省投入扶貧資金75.4億元,實施貧困村扶貧項目2.6萬個、貧困戶扶持項目58.8萬個,有勞動能力的18.8萬貧困戶人均純收入達到或超過5220元。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
節能減排和節約集約用地用海不斷強化。實施“十二五”后半期節能和主要污染物減排計劃,預計可完成節能年度目標,超額完成年度減排任務,其中化學需氧量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減排目標。
污染治理力度加大。深入實施南粵水更清行動計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方案、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行動計劃等,重點流域污染治理、汕頭貴嶼環境整治等扎實推進。
生態建設有效推進。編制全省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綱要。深入開展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
十件民生實事順利完成
堅持建機制、補短板、兜底線,全省各級財政投入1941億元,其中省財政投入784億元、增長15.6%,解決了一批事關群眾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
教育、文化、衛生等事業加快發展。扎實推進教育創強爭先,教育強市、強縣、強鎮覆蓋率分別提高到57.1%、63.4%、80%。規范化幼兒園比例達60%,公辦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覆蓋率達91.2%。
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新增城鎮就業159.6萬人,促進創業19.2萬人,培訓農村勞動力67.3萬人次。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養老金增長10.4%,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到每月80元。
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全面開展社會矛盾化解,信訪形勢保持平穩。深入推進“平安廣東”建設,強力開展打擊涉黃賭毒、電信詐騙犯罪等六大專項行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