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凌晨,深圳蛇口港,隨著菜鳥國際承運的550件衛浴臺盆發往印度尼西亞,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B2B)出口監管在深圳海關正式落地。
今年6月,海關總署發布《關于開展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企業出口監管試點的公告》,明確7月1日起在北京、廣州、深圳、天津等10個地方海關開展“跨境電商B2B出口”試點。“跨境電商B2B出口”包括“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9710)和“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兩種模式。
根據新規,企業可以通過“一次登記”“一點對接”,享受海關“優先查驗”“一體通關”“自動比對”“便利退貨”等諸多優惠措施,實現全程通關無紙化,申報清單也更加精簡便捷。
“新政為通關帶來很大便利,不需要繁瑣的手續,全線上化操作,既節省了時效又降低了處理成本。” 菜鳥國際供應鏈總經理趙劍說。
趙劍介紹,近年來,跨境電商海外倉業務憑借物流成本低、送達時效高、售后服務好等優勢在國外發展迅速。此次將“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模式納入跨境電商監管,同時在通關、查驗、物流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便利化措施,將有助于菜鳥擴大海外倉規模,持續幫助中國商家出口海外。
深圳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跨境電商B2B出口”新規有助于引導企業把原來以普通貨物方式通關的跨境電商貨物轉為“跨境電商B2B出口”模式通關,同時也將為商務、財政、稅務、外匯等部門和地方政府配套支持措施提供支點,最大限度發揮跨境電商新業態對于穩外貿基本盤,幫助出口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克服疫情影響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