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州市商務局消息,今年上半年,廣州市外貿進出口總額6050.5億元,同比增長15.5%,創歷史同期新高,展現出蓬勃的發展動能與堅實韌性。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機電產品出口增長14%,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等出口增長51%,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增長19%。跨境電商有效帶動服裝、箱包、小家電等傳統優勢產品出口。
與此同時,廣州充分發揮南沙自貿片區、4個綜合保稅區、2個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及13個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的平臺作用,積極開展分撥集拼、飛機融資租賃等業務,拓展多元化國際市場。上半年,全市保稅物流進出口566.5億元,增長29.9%;對歐盟進出口1052.4億元,增長30.5%;對東盟進出口1019.1億元,增長36.7%;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2824.1億元,增長26.2%。
今年以來,廣州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在商務、海關、口岸等部門協同推動下,落地四項全國首創舉措,為外貿發展注入新動能。
其中,首創擴大跨境電商“9610+1210+退貨”及合包出口模式,在機場綜保區為龍頭企業提供集拼出口服務,提升退貨處理效率;建立全國首個“全球跨境電商帶電貨物數據服務平臺”,實現平臺企業與航空、物流系統數據互通,已完成18萬個帶電商品預審核,便利3C類產品航空出口;推出白云機場“雙前置”城市貨站,通過安檢與海關查驗前置,新增4條安檢線,日均貨物處理能力提升200噸,為企業降低通關成本20%;落地全國首單出口海外倉“離境即退稅”業務,今年2月完成首單退稅全流程,為全國提供示范。
上半年,廣州民營企業進出口3653.5億元,增長27.9%,占全市外貿比重達60.4%,拉動外貿增長15.2個百分點,成為外貿增長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