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廣州召開《廣州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2021—2035年)》(下稱《專項規劃》)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新聞發布會。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鄧堪強表示,廣州已邁入以存量空間再利用為主的發展階段,《專項規劃》強調規劃引領全域存量空間優化,至2035年推進城市更新約300平方公里,系統推進城市更新高質量發展,謀劃一條超大城市特色化的城市更新路徑。
分區分步有序推進城市更新
為解決城市增量預留空間日益稀缺的問題,《專項規劃》統籌新增用地與存量用地資源配置。廣州規劃至2025年,累計推進城市更新約100平方公里;至2030年,累計推進城市更新約200平方公里;至2035年累計推進城市更新約300平方公里。
廣州將通過微改造、混合改造、全面改造多種更新方式并舉,推動低效存量土地的盤活再利用,支撐高質量產業空間與公共服務設施供給。
《專項規劃》提出至2035年,廣州擬推進舊村莊舊城鎮全面改造與混合改造項目297個,舊城混合改造項目16個,綜合運用各項政策以“留改拆”混合改造方式推進,鼓勵推進老舊城區微改造項目、外圍地區鄉村整治提升項目。
《專項規劃》立足廣州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定位,銜接“南建面海新城、北筑產業極點、東立綜合門戶、西聯廣佛同城、統籌山城灣海、貫通功能走廊、壯大合作腹地、強化灣區核心”的發展策略,明確城市更新重點區域,實施差異化更新策略?;趶V州市域總體空間格局,劃分中心城區核心區、中心城區及周邊城區、外圍地區三片更新區域。其中聚焦中心城區核心區、中心城區及周邊城區,廣州擬推進舊村莊舊城鎮全面改造與混合改造更新項目260個,提升城市核心功能。
優化布局支撐“制造業立市”
廣州提出“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村鎮工業集聚區作為全市存量用地的重要類型,其更新改造對于保障廣州產業空間供給、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專項規劃》結合工業產業區塊管理,優化存量產業空間布局,推動存量工業用地集聚化、園區化發展。鼓勵低效產業用地、老舊廠房、村鎮工業集聚區等存量資源更新改造,釋放存量資源形成新空間供給,為新動能新產業留足空間,實現產業和空間“雙轉型”。
《專項規劃》提出,至2025年擬推進村鎮工業集聚區項目246個、總用地面積約1538公頃。其中,采取政府收儲約363公頃,單獨改造約454公頃,納入舊村改造約273公頃,微改造約443公頃,淘汰關停約5公頃。
“城市更新作為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點,應堅持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引領和剛性管控,以城市更新推動歷史文化傳承、綠美廣州建設、產業振興發展、公服設施完善、住房保障提質,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编嚳皬姳硎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