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府〔2005〕116號 |
━━━━━━━━━━━━━━━━━━━━━━━━━━━ |
轉發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省人民政府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動物防疫工作議案的辦理情況報告》,并作出了相應的《決議》。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
(2005年7月29日廣東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 廣東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聽取并審議了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動物防疫工作議案的辦理情況報告》。會議原則同意這個報告。 會議認為,2000年以來,省人民政府認真執行省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動物防疫工作的決議,組織實施關于加強動物防疫工作議案的辦理方案,動物防疫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基本達到議案辦理方案提出的目標,決定批準加強動物防疫工作議案如期結案。 會議指出,我省是畜牧業生產大省,畜牧業是農業和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來源。動物防疫不僅關系畜牧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而且關系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目前,我省動物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動物防疫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是投入不足,基礎設施仍較落后,動物防疫體系不完善,機構和隊伍仍不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 會議要求,動物防疫工作議案結案以后,省人民政府應當繼續高度重視動物防疫工作,要把動物防疫作為保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切實落實各級政府責任制,加強領導;要加快我省動物防疫監督管理體制改革,明確和規范各級動物防疫機構的設置、性質、職責、編制,建立穩定的動物防疫體系;要建立動物防疫工作的正常投入機制,動物防疫經費應納入各級財政預算,省級財政除安排動物防疫疫苗和撲殺補助經費外,應專門安排資金用于進一步加強動物防疫體系的基礎設施建設,從根本上提高我省預防、控制、撲滅動物疫病的能力;要充分發揮法律法規在動物防疫工作中的保障作用。 關于加強動物防疫工作議案的辦理情況報告廣東省人大常委會: 省九屆人大二次會議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強動物防疫工作的議案》,省人民政府于2000年開始組織實施。2004年4月中旬,省政府派出工作組分赴深圳、韶關、梅州等12個地級以上市檢查驗收。省政府認為,實施議案5年來,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人大的大力監督支持下,通過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我省的動物防疫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基本達到議案提出的目標,建議到期予以結案。現將主要情況報告如下: 一、認真實施議案,成效顯著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制。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動物防疫工作。省政府專門設立了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機構,協調指揮各部門開展工作。各級政府成立了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防治牲畜口蹄疫指揮部)、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領導小組和指揮部,由政府有關領導任指揮長或組長,各有關部門的負責人為成員。省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領導小組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鐘陽勝任組長,副省長李容根、雷于藍任副組長。近5年來,省政府先后召開了8次與動物防疫相關的工作會議研究部署全省動物防疫工作。2004年初,我省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期間,省委、省政府多次召開常委會、常務會,緊急部署防治工作。德江書記、華華省長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親自部署防治工作,并聯名親筆寫信給各市委書記、市長,明確提出8個方面的要求,推動了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2004年5月8日,省委、省政府隆重召開全省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總結表彰大會,對防治禽流感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為了切實做好動物防疫工作,2001年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印發動物防疫責任制的通知》(粵府辦〔2001〕43號),制定了全省《動物防疫責任制主要內容》和《動物防疫責任制考核指標》,明確了各級政府對本地區動物防疫工作負總責,主要領導是動物防疫的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各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協助政府做好動物防疫工作,基本形成了“人大監督、政府領導、部門配合、層級負責、層層落實”的動物防疫工作格局,使動物防疫工作擺上各級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全省絕大多數的市與縣(市、區)、縣與鎮之間簽訂了《動物防疫責任書》,惠州、東莞市還將動物防疫工作納入縣(區)、鎮領導年度政績考評范圍,實行量化考核評分。 (二)加強動物防疫相關法規、規章及制度建設。 在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嚴格開展執法檢查的同時,省政府于2001年初擬訂了《廣東省動物防疫條例》,同年12月3日經省九屆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并公布,于2002年1月1日起實行。此外,省政府先后制定了《廣東省防治牲畜口蹄疫辦法》、《廣東省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預案》等規章或規范性文件,有效保證了我省及時、迅速、高效、有序地處理重大動物疫情工作。 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也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相關規定和規范性文件。如各市政府都制定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應急預案》、《牲畜口蹄疫防治應急預案》、《防治牲畜口蹄疫實施辦法(實施細則)》、《重大動物疫病防治應急預案》,深圳市政府還下發了《轉發市農林漁業局關于開展犬類狂犬病強制免疫統一行動實施意見的通知》,省農業廳與省財政廳制定了《廣東省牲畜口蹄疫防治經費管理若干規定的實施細則》、《廣東省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經費管理規定》,各級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制定和完善了“執法責任制”、“動物檢疫員工作守則”、“畜牧獸醫站管理制度”、“實驗室工作守則”等一系列制度,規范和健全了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內部管理,促進了全省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 (三)健全機構,提高動物防疫隊伍素質。 積極探索動物防疫體制改革路子。省政府已責成省農業廳與省編辦、財政廳深入調研,積極探索動物防疫體制改革的路子,以進一步建立健全動物防疫機構。目前,《廣東省動物防疫體制改革的意見》正在醞釀之中。 努力健全機構。雖然經過多次機構改革,但市、縣動物防疫監督機構都保留下來,人員編制也基本穩定。廣州、佛山市將動物防疫監督機構人員列入公務員編制,廣州市2003年還增加了88個編制。江門市和新會區動物防疫監督所編內人員經費為全額財政撥款,深圳市級和絕大部分區級動物防疫機構編內人員經費由自收自支改為全額財政撥款或差額財政撥款。梅州、陽江、茂名市及其所轄大部分縣(市),惠州、湛江、揭陽市及其所轄縣(市、區)還保留了畜牧局建制。 加強隊伍培訓和人才引進工作。2003年,省農業廳組織編寫了《廣東省動物防疫培訓專用教材》,用于全省動物防疫人員培訓。針對基層防疫人員年齡偏大、文化偏低、難以適應新形勢下動物防疫工作要求的實際情況,各地采取積極措施,努力提高隊伍素質:一是制定政策,有計劃地吸納專業人才;二是千方百計解決動物防疫人員工資待遇,穩定人才;三是對技術人員分期分批進行培訓,不斷提高業務技術水平;四是委托專業院校舉辦大中專學歷班,鼓勵在職人員參加自學考試等。據統計,全省舉辦畜禽防檢知識、疫病診斷、防疫監督、法律知識等培訓班4000多期,培訓近15萬人次。 (四)改善了動物防疫網絡設施。 5年來,全省省級財政共投入6775萬元,用于動物防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共建設地級市動物防疫監督機構11個、縣級64個、鄉鎮站811個。經省統一招標采購的防疫檢疫儀器設備已達2158萬元,剩余 323萬元儀器設備招標采購工作正在進行。 通過動物防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縣級以上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對疫病防治監測手段得到改善,鄉鎮畜牧獸醫站也從無站址或危房站,向“樓房化”過渡,逐步改變了動物防疫檢疫靠“一張嘴、二條腿、手摸摸、眼看看”的落后手段,為動物防疫檢疫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部分市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實驗室還通過了計量認證或認可。目前全省所有地級以上市和88個縣(區、市)實現了動物疫情月報、測報、檢疫、監督數據網絡傳輸報告,初步實現動物防疫網絡化管理。 沒有列入省級財政議案專項資金補助的珠三角地區,積極自籌資金,做好網絡建設,基本達到預期目標。廣州、深圳、江門、東莞等市各級財政共投入資金分別為950萬元、2088萬元、347萬元和3000萬元,用于所轄各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建設。廣州、深圳市動物防疫監督部門實驗室配置了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高效液相色譜儀等高檔儀器。東莞市除購置了防疫檢疫專業儀器外,還配置了電腦、照相機、攝影機、防疫監督車輛等防疫監督儀器設備。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江門等市和鶴山、順德等縣級市(區)以及東莞市各鄉鎮還開展了動物產品中有害物質的殘留監測。廣州、深圳、東莞等市申報了實驗室的計量認證或認可。 (五)提高了檢測和控制動物疫病能力。 據統計,5年來,全省平均每年檢疫活豬6105萬頭,檢出并處理病豬7.33萬頭,檢出率0.12%,對病豬的處理率100%;屠宰檢疫豬產品近302萬噸,檢出并處理病害肉3021噸,檢出率0.09%。目前全省動物防疫網絡已經可以對主要的22種動物疫病進行監測,每年監測血清23萬頭(份)。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報告實行24小時值班和每日一報制度,及時準確掌握、預報疫情。推行強制免疫耳標制度,做到了定責任、定人員、定任務、定質量、定時間、守規程,免疫密度和免疫效果得到明顯提高。目前,全省平均免疫率分別達到豬瘟95%、雞新城疫85%、W90%、禽流感70%以上。 (六)促進畜牧業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 2000年以來,全省畜牧業得到了持續穩定的增長。2003年全省肉類和奶類產量分別為358.5萬噸、10.82萬噸,比1999年分別增長 13.5%、39.3%。2003年全省畜牧業產值482.83億元,比1999年增長9.33%。一些山區畜牧業已成為農業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和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來源。如云浮市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99年的24.69%上升到去年的40%,新興縣還培育出全國聞名的公司加農戶模式的溫氏食品集團公司,梅州農民牧業生產年收入占種養收入的40%。 根據省農業廳組織的全省動物防疫工作交叉檢查結果,在被抽查的100多個規模飼養場、500多個農戶中,生豬和家禽因病死亡率分別從1999年的3%、12.4%下降至2003年的2%、8%,其中生豬、家禽因病死亡率兩項,每年可比1999年減少近55萬頭和6000萬只。按每頭豬200元、每只家禽5元的價值計算,每年可直接減少經濟損失4億元。實施議案5年來,合計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達20億元以上。 此外,人畜共患病顯著減少。全省已達到布氏病穩定控制標準,奶牛結核病陽性率去年已下降至2.7%,近2年炭疽病發病數為0,消滅血吸蟲病的成果繼續得到鞏固,基本杜絕了瘦肉精的群體中毒事件的發生,對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議案實施,全省動物防疫工作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由于種種原因,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未能得到解決,主要有: (一)動物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嚴重威脅和影響畜牧業發展和人體健康。 我省既是畜牧業生產大省,也是華南地區動物與動物產品的主要集散地,動物及動物產品流通和消費量極大,港澳地區對我省鮮活動物和動物產品的供應依賴性也很強。每年都有大量國外省外的合法和非法的動物、動物產品進入我省,外省經過我省口岸供港、澳的生豬有200萬頭。廣州市在燒乳豬加工場多次查獲從越南走私來的乳豬。我省每年還從省外調入種蛋2億多枚、家禽近1億只、生豬2000萬頭、牛20萬頭、羊35萬只,使我省的動物疫病來源非常復雜,加上現有的傳統飼養方式仍未根本改變,致使我省重大動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所受的威脅巨大,防治非常困難。目前,我省的動物疫情仍是全國最嚴重的省份之一,嚴重威脅和影響全省畜牧業發展和人體健康。 (二)機構隊伍現狀仍不適應動物防疫形勢的需要。 從整體上看,動物防疫的機構和隊伍仍不適應當前復雜、繁重的動物防疫監督任務。2004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暴發,更凸顯了我省動物防疫體系的薄弱。 一是隊伍的性質不清。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是代表國家進行防疫監督的執法單位。但目前還沒有統一定性,經費渠道不規范,大部分是自收自支或差額撥款單位,工作經費無保障,仍停留在“求生存”的狀態,既要進行行政執法監督,又要自己找飯吃,影響了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 二是基層動物防疫監督人員素質偏低。部分縣的動物防疫監督人員文化水平、業務水平偏低;另外由于收入差,難以吸納高素質人才,嚴重影響執法監督和檢疫防疫工作。 (三)部分地區的動物防疫網絡基礎設施仍較落后。 在省級議案專項資金補助范圍的市縣,由于資金有限,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防疫檢疫實驗室儀器設備仍停留在最基本的常規水平,數量不足,高、新、尖設備基本上無法配備,遠未達到農業部全國畜牧獸醫總站制定的“九五”期間《動物防疫機構實驗室設備要求》和農業部制定的《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規范》的建設要求。 沒有列入省級議案專項資金補助范圍的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市縣,由于經濟困難無法增加投入進行建設,動物防疫基礎設施設備仍較落后。 三、今后加強動物防疫工作的意見 為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中發〔2004〕1號)精神,議案結案后,省政府繼續采取措施,切實做好我省動物防疫工作,提高我省對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撲滅的技術水平、管理能力及對重大疫病、外來疫病的快速反應能力,有效控制動物疫病,防止重大動物疫病的大規模暴發流行和傳染人類,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保障公共衛生安全,保證人民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和社會穩定。 (一)提高認識,將動物防疫工作列入各級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 畜牧業作為農業的支柱產業之一,已成為我省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動物防疫不僅關系畜牧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而且關系到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社會穩定,這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今年發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使我省畜牧業造成的重大損失,而周邊國家發生禽流感疫情導致的人員死亡,更使我們認識到不能簡單地把動物防疫看成純粹的經濟問題、技術問題和市場行為,而必須把它納入公共衛生范疇,作為政府管理社會的重要職責。各級政府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動物防疫工作的通知》(國發〔2001〕14號),切實落實動物防疫責任制,真正做到“地方各級政府對本地區的動物防疫工作負總責,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是動物防疫工作第一責任人”,把動物防疫工作作為政府考評的重要內容之一。要加大對動物防疫工作的宣傳力度,讓全社會都來關心、支持動物防疫工作。珠江三角洲地區要繼續在動物防疫工作方面走在全省的前列。 (二)增加投入。 省政府集中財力加大投入力度,2005年省財政安排3910萬元用于動物防疫工作,進一步建立完善省、市、縣(市、區)動物防疫監督體系,提高我省預防、控制、撲滅動物疫病的能力。 建立健全動物防疫工作的正常投入機制,將動物防疫經費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建立和完善重大動物疫病預防控制儲備金制度。對防治重大動物疫病的工作補助,在原有的疫苗及動物撲殺兩項基礎上,將強制免疫人工費、免疫耳標成本費及加封耳標人工費一并列入各級財政預算。疫情封鎖撲殺工作經費、消毒經費等列入地方儲備金中開支。 各級政府要積極籌措資金,加大投入。動物防疫專項資金,必須設立專戶專帳核算,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或挪用。 (三)加強動物防疫管理體制建設。 省編辦、農業廳、財政廳要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盡快制定我省動物防疫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從機構設置、性質、職責、人員編制、經費等方面規范動物防疫管理,通過管理體制改革,建立穩定的動物防疫體系和重大動物疫情的快速反應機制,進一步提高我省的動物防疫工作水平。 (四)加強動物防疫隊伍建設。 一是要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加強行風建設,提高服務意識。二是要加強法律知識和專業技術的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尤其是要加強原議案建設單位實驗室人員對已購買儀器設備使用和技能的培訓工作,將所購儀器設備充分利用起來。三是要制訂和完善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工作人員資格及招錄程序,控制非專業人員和素質低的人員進入防疫監督機構。四要制訂政策,有計劃地吸納優秀專業人才,特別是青年知識分子到動物防疫崗位上來,改變人員老化、知識老化的狀況,優化隊伍。通過一系列工作,使我省動物防疫隊伍的政治素質、文化水平、專業水平和年齡結構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提高動物防疫工作質量。 (五)進一步加強動物防疫監督管理法規制度建設和執法力度。 根據工作的開展和形勢的發展,繼續完善有關法規,加強制訂重大動物疫病應急預案,明確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責任和應對措施,完善應對突發重大動物疫病有效的處理機制。進一步健全各項制度,嚴格規范動物防疫檢疫人員的行為,改進服務方法,提高服務質量。要建立執法責任制度,嚴格執法。要進一步做到“防疫到位、檢疫到位、監督到位、服務到位”。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