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诱惑一区?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

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開 規章庫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006939748/2008-00529 分類: 國民經濟管理、國有資產監管、通知
發布機構: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成文日期: 2008-04-23
名稱: 轉發省國土資源廳關于進一步推進全省采石場整治和復綠工作意見的通知
文號: 粵府辦〔2008〕23號 發布日期: 2008-04-23
主題詞:
【打印】 【字體:    

轉發省國土資源廳關于進一步推進全省采石場整治和復綠工作意見的通知

發布日期:2008-04-23  瀏覽次數:-

W020090915597519214894.GIF

粵府辦〔2008〕23號

QQ截圖20200526155203.png

轉發省國土資源廳關于進一步推進全省

采石場整治和復綠工作意見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省國土資源廳《關于進一步推進全省采石場整治和復綠工作的意見》業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國土資源廳反映。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〇〇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關于進一步推進全省采石場

整治和復綠工作的意見


省國土資源廳


  《關于做好全省采石場整治和復綠工作的通知》(粵府辦〔2003〕49號)下發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按照省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采取有效措施,認真組織開展采石場整治和復綠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關閉采石場1340個,復綠采石場面積3910萬平方米,實現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全省采石場總數控制在1200個以內(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7市采石場控制在200個以內)的目標。但是,全省采石場整治復綠工作還存在工作進度不平衡、采石場指標分配不合理以及自然生態環境治理保證金征收標準偏低等問題,影響了采石場整治復綠工作的深入開展。為鞏固和擴大已有工作成果,進一步做好全省采石場整治和復綠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切實增強進一步做好采石場整治和復綠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進一步開展采石場整治和復綠工作,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繼續解放思想,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排頭兵的具體體現,也是深入開展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切實改善生態環境,建設和諧廣東的必然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當前我省采石場整治和復綠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主要問題,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工作力度,認真按照“總量控制、分類處理、限時整治、逐步推進”的要求,全面做好采石場整治和復綠各項工作,為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強采石場規范管理

  (一)全面規劃,總量控制。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要按照省人民政府的統一部署,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石礦資源開發整合工作,將采石場的設置、關閉和復綠工作納入新一輪礦產資源規劃進行統籌,優化采石場規劃布局。要進一步摸清行政區域內石礦資源儲量和市場需求情況,科學劃定禁采區、限采區和可采區,實行嚴格的分區管理制度,防止盲目開采。至2010年,全省采石場總數要繼續控制在1200個以內,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7市的采石場要繼續從嚴控制,總量控制在155個以內;規劃禁采區內的原有采石場要在2010年底前全部關閉并按要求完成復綠。建筑石料、裝飾石材和水泥用灰巖礦山均應納入采石場控制指標進行統一管理,嚴禁超指標設置采石場(全省采石場控制指標調整情況詳見附件)。

  (二)市場配置,保大壓小。為進一步規范采石場礦權出讓管理,根據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規范礦業權出讓管理的通知》(國土資發〔2006〕12號)有關規定,石礦資源不再設置探礦權,新設置的采石場采礦權一律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對新設置的采石場,應嚴格要求其達到最低開采規模;原有采石場達不到最低開采規模的,應于2010年底前關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規指定受讓人或以不正當理由干預采礦權出讓工作。對弄虛作假、以權謀私的,要堅決予以查處。

  各類石礦的最低開采規模為:

  1.建筑石料:珠三角地區7市為每年30萬立方米(礦石量,下同),其他地區調整為每年5萬立方米。

  2.水泥用灰巖:北部山區(含韶關、河源、梅州、清遠、云浮5市行政區域以及龍門、廣寧、德慶、封開、懷集5縣行政區域,下同)為每年30萬噸,其他地區為每年50萬噸。

  3.裝飾石材:珠三角地區7市為每年4萬立方米,北部山區為每年1萬立方米,其他地區為每年2萬立方米。

  (三)加強督查,理順關系。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粵府辦〔2003〕49號文的要求,全面加強對采石場整治和復綠工作的監督檢查,督查內容主要包括組織領導、完成控制指標、關閉不符合條件的采石場以及實施復綠的效果等情況。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分別對采礦權人履行自然生態環境治理合同情況(國土資源部門負責)、實行水平臺階式開采情況(安全監管部門負責)、影響周邊環境情況(環保部門負責)、造成水土流失情況(水利部門負責)、復綠工程技術質量情況(林業部門負責)等進行經常性的監督檢查,確保責任到位、工作到位。

  對新設置的采石場,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在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前征求同級水利、環保、公安、林業、監察、安全監管等部門的意見;有關主管部門要根據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成交確認書等資料,及時為采礦權競得人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原有采石場未辦理使用林地手續的,可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認的采石場保留意見及有關資料,向林業主管部門申請補辦使用林地手續,未補辦使用林地手續的采石場不得繼續換發采礦許可證。

  三、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完成采石場自然生態環境治理任務

  (一)合理提高保證金繳納標準。各地要按照《廣東省采石取土管理規定》以及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保總局《關于逐步建立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責任機制的指導意見》(財建〔2006〕215號)要求,以“自然生態環境治理保證金不能低于自然生態環境治理的實際費用”為原則,合理提高本地區的采石場自然生態環境治理保證金繳納標準,確保治理資金投入到位。新辦采石場應完全由采礦權人投入資金進行治理。

  (二)明確治理工作方案。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省人民政府的工作要求,結合本地區實際,制訂采石場自然生態環境治理工作方案,爭取到2010年全面完成我省已關閉采石場的自然生態治理任務。對目前已關閉的舊采石場,交通條件較好且適宜作為建設用地的,經依法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后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出讓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可按未進行平整的方式出讓,也可以按已進行平整的方式出讓。對其他尚未治理的舊采石場,原則上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負責籌集資金進行治理。治理要以達到綠化環境、恢復生態功能為目的,優先解決臨江第一重山以及交通干線兩旁可視范圍的舊采石場的治理問題。有條件的地區,可將治理工作與復墾土地、修建水土保持工程等項目結合進行。


  附件:廣東省采石場總量控制指標調整表


附件:


廣東省采石場總量控制指標調整表


1.jpg

  注:控制指標適用于露天開采的建筑石料、裝飾石材、水泥用灰巖等三種石礦。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磐石市| 孝义市| 京山县| 利川市| 电白县| 凤山市| 泰安市| 新疆| 宜兰县| 洱源县| 稷山县| 新闻| 湛江市| 焦作市| 蛟河市| 淮滨县| 阜宁县| 改则县| 进贤县| 白水县| 金沙县| 宁强县| 绍兴市| 清涧县| 尼勒克县| 涡阳县| 紫金县| 墨竹工卡县| 咸宁市| 寿光市| 木兰县| 游戏| 建昌县| 屏山县| 射阳县| 垫江县| 白玉县| 阿勒泰市| 汾阳市| 昌黎县| 陇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