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诱惑一区?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

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開 規章庫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006939748/2003-00122 分類: 工業、交通、通知
發布機構: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成文日期: 2003-07-15
名稱: 關于做好全省采石場整治和復綠工作的通知
文號: 粵府辦〔2003〕49號 發布日期: 2003-07-15
主題詞:
【打印】 【字體:    

關于做好全省采石場整治和復綠工作的通知

發布日期:2003-07-15  瀏覽次數:-

315000.gif

粵府辦〔2003〕49號

315313.png

關于做好全省采石場整治和復綠工作的通知


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進一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推進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 按照《中共廣東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珠江綜合整治工作的決定》(粵發〔2002〕16號),以及省人民政府《關于抓緊做好我省采石場清理整治和復綠工作的通知》(粵辦明電〔2002〕221號)要求,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做好我省采石場整治和復綠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導原則

  全省采石場整治和復綠工作總的原則:一是科學規劃、總量控制、提高質量、規模開采;二是突出重點、分類處置、逐步推進,有償開發、嚴格管理、狠抓落實;三是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誰破壞誰治理、誰受益誰復綠。做到既能保障經濟建設對石礦資源的需求,又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和人民群眾生命與健康安全。

  二、整治要求

  (一)劃定范圍,突出重點。

  整治復綠工作以珠江三角洲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等7個城市為重點。這7個市要嚴格按照石場控制總數和布局規劃進行清理整治。

  各市、縣要對以往貫徹實施《廣東省采石取土管理規定》的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在此基礎上按照礦產資源法規、礦產資源規劃、環保影響評價法及這次采石場整治復綠工作的要求,重新劃定禁采區和準采區,并以政府名義進行公告。禁采區按照以下原則劃定:

  廣州市屬老八區和番禺區及各市城市規劃區一律劃為禁采區;東江、西江、北江、韓江、漠陽江臨江第一重山,全省范圍的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旅游公路兩側可視范圍,城鎮居民密集區可視范圍,城市和重要工程規劃區、風景名勝自然保護區、地表水資源保護區,水利電力、科研設施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耕地、生態公益林區、滑坡、泥石流易發區一律劃為禁采區。

  (二)總量控制、分類處理。

  全省要通過這次整治,使珠江三角洲的大部分石場和全省禁采區的石場全部關閉并得到復綠,全省采石場的數量由現在的2375家減少到1200家以內,其中珠江三角洲7個市由現在的686家減少到200家以內。各市石場控制數為:廣州50家、深圳12家、 珠海15家、佛山20家、東莞23家、中山20家、江門60家。其余各市石場控制數由省國土資源廳核實,實行總量控制。

  珠江三角洲范圍內不準開辦年產30萬方以下的中小型石場,其余市、縣不準開辦年產10萬方以下的小型石場。經過論證,符合需求,具備條件的,原則上一個鎮只準辦一個石場,建筑市場不發達的山區小鎮不辦石場。

  (三)限時整治,逐步推進,按期復綠。

  珠江三角洲地區要嚴格按規劃、按規定時間完成本地區采石場的清理整治和復綠工作,其余各市應逐步推進,分期治理。

  珠江流域現有臨江石場及整治不達標的中小型污染性礦山應于2004年6月底前全部關閉,2005年底前完成復綠。

  珠江三角洲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7個市應在2004年6月底前作出全面規劃,轄區內現有大型(年產30萬方以上)采石場在2004年底前搬遷到準采區,其余中小型石場在2005年底前予以關閉,使各市石場總數在控制數之內。珠江三角洲搬遷和關閉的石場在2006年底前要全部完成復綠。

  其余各市應在2004年底前作出全面規劃,禁采區內的石場和準采區內年產10萬方以下的小型石場于2006年底前全部關閉并復綠,使全省石場總數控制在1200個之內。

  各市、縣要按照上述步驟和時間要求制定本地區采石場整治和復綠工作方案和分年度實施計劃,并報省國土資源廳備案。

  三、措施保障

 ?。ㄒ唬┨岣哒J識,加強領導。

  各市、縣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采石場整治復綠工作,從可持續發展和改善、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高度出發,把采石場整治復綠工作列入政府重要工作計劃,并作為年度政績考核的內容之一抓緊抓好。各級政府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牽頭負責,林業、安全生產、水利、環保等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落實責任。做到統一規范,依法依規治理,切實落實好人力、財力、物力,確保整治復綠工作責任到位、投入到位、考核到位、成效到位。

  (二)嚴格管理,加大執法力度。

  各級政府要依法加強對采石場的管理,各有關部門要互相配合,齊抓共管,加大執法力度。要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一方面要根據復綠預算依法收取足額環境治理保證金;另一方面要監督采礦權人實行水平臺階式開采,并邊開采邊逐級復綠。對復綠不符合要求或采礦權人拒不復綠的,動用已收取的保證金投入復綠。要加強對采石場開采過程的檢查監督,引導和督促采礦權人采用先進的開采技術,實行科學管理,文明生產。鼓勵他們引進封閉式除塵生產線,開采場地要建沉沙池,防止水土流失和污染環境,對拒不采取環境治理措施,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要依法實施處罰。

  各市、縣要把好新辦石場的準入關,要嚴格審查申請人的資質條件、選點位置、開采利用方式、環境保護措施及開采規模等內容,未經安全生產、環保、林業等部門審核同意的以及不符合要求的,國土資源部門不得審批,從源頭上杜絕亂采濫挖現象的發生。

  (三)落實資金和技術、加快石場復綠步伐。

  今后幾年內,全省共有2600多家關閉石場需要復綠,任務十分艱巨。要根據石場的地理位置,周邊環境及石場本身的特點,分類選擇恢復自然生態環境的形式,一場一方案進行分類實施,可通過改建成山塘、余泥受納場、養殖場等多種方式進行改造,充分利用。

  要調動各方面的因素解決復綠資金問題。要按照“誰開采、誰治理、誰受益、誰復綠”和各級政府財權和事權相統一的原則,由采石場業主和所在地市、縣政府負責解決復綠資金。

  在復綠技術上要重點攻克陡壁復綠的技術難題。廣州、深圳、珠海、惠州等市在近幾年石場復綠工作中探索出比較成功的經驗,要認真加以總結和推廣。復綠標準按有關部門的規定要求,由國土資源、林業、環保等部門檢查驗收。

  (四)加強督查,確保如期完成任務。

  各級政府要加強對采石場整治和復綠工作的督查。上一級政府要對下一級政府年度關閉復綠目標責任制的落實情況進行適時檢查,堅持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從2003年開始,實行年報制度。各市應在年底前將本年度工作進展情況報省國土資源廳。不能按計劃進度完成整治復綠工作任務的,要予以通報批評。

  在采石場整治復綠工作期間,省實行督查員制度,以省政府名義聘任督查員,負責對各市采石場整治和復綠工作的檢查落實。各市、縣要為督查員開展督查工作提供條件,對督查員發現和提出的問題要及時處理。督查員每年書面向省匯報一次督查工作情況。具體辦法由省國土資源廳會省人事廳制訂。

  在開展采石場整治和復綠工作中,上級政府要監督下一級政府依法行政,妥善處理關閉復綠工作中出現的糾紛和矛盾,確保社會穩定。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〇〇三年七月十五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桥区| 铜山县| 和林格尔县| 黄山市| 博客| 治县。| 新竹县| 灵宝市| 翼城县| 麻栗坡县| 仲巴县| 安多县| 荣昌县| 新巴尔虎左旗| 嘉荫县| 盐津县| 阜平县| 锡林郭勒盟| 静安区| 平乐县| 米林县| 西乌| 太仓市| 哈巴河县| 永清县| 衡南县| 平原县| 彝良县| 津市市| 达孜县| 恩施市| 桃源县| 眉山市| 容城县| 东乌珠穆沁旗| 清徐县| 溧阳市| 元江| 鞍山市| 广宗县|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