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诱惑一区?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

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開 規章庫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006939748/2010-00142 分類: 國民經濟管理、國有資產監管、意見
發布機構: 廣東省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0-03-25
名稱: 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
文號: 粵府〔2010〕39號 發布日期: 2010-03-30
主題詞:
【打印】 【字體:    

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

發布日期:2010-03-30  瀏覽次數:-

粵府〔2010〕39號

━━━━━━━━━━━━━━━━━━━━━━━━━━━


  

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6號),加大對中小企業扶持力度,現結合我省《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粵府〔2008〕104號)的落實情況,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進一步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

  (一)完善中小企業政策法規體系。

  嚴格貫徹平等準入、公平待遇原則,統一市場準入門檻,對民營資本進一步開放市場,鼓勵民營資本以兼并、重組和參股等方式進入壟斷行業,重點降低電力、電信、石化、金融等高利潤行業的市場準入門檻。進一步深化教育、醫療、文化體制改革,消除中小企業進入的體制性障礙。對我省現行法規進行全面清理,修訂或廢止阻礙中小企業發展的有關規定。(省法制辦、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工商局、物價局辦理)

  (二)進一步改善對中小企業的服務。

  研究制定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完善服務網絡和服務設施,加快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各地級以上市、各縣(市、區)要加強對中小企業服務工作的統籌、協調和落實,完善工作機制。要積極培育各級中小企業綜合服務機構和各類中小企業專業服務機構,引導和推動其提高服務水平。充分發揮行業商協會在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市場開拓、企業維權等方面的作用。(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民政廳,省工商聯辦理)

  (三)落實社會保險扶持政策。

  認真落實社會保險功能扶持企業發展的“五緩四減三補”政策,適當放寬困難企業認定條件,延長政策執行期至2010年底,將符合條件的困難中小企業納入社會保險優惠政策扶持范圍,穩定和增加就業崗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辦理)

  (四)落實稅收優惠政策。

  制定具體實施辦法,落實國家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減免城鎮土地使用稅以及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征所得稅的優惠政策。密切跟進和落實國家后續稅收優惠政策。(省地稅局、財政廳辦理)

  (五)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

  省市縣各級財政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已經設立的中小企業專項資金要重點扶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注重實效,充分發揮引導作用。推動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帶動社會資金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省財政廳、經濟和信息化委辦理)

  二、落實和完善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

  (六)落實國家支持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

  全面推進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研究制定小額貸款公司改制為村鎮銀行的政策。在條件成熟的地區開展建立區域性中小企業銀行試點工作。推動建立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研究、完善相關抵押制度和質押物認定辦法,采取動產、應收賬款、倉單、股權和知識產權質押等方式,緩解中小企業貸款抵押不足的矛盾。完善小企業信貸考核體系,建立完善信貸人員盡職免責制度。(省金融辦,廣東銀監局,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國土資源廳、知識產權局、住房城鄉建設廳、工商局,人行廣州分行辦理)

  (七)進一步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研究制定創業投資和融資租賃政策。鼓勵發展創業風險投資、私募股份投資、融資租賃機構。充分發揮典當、信托、保險等融資方式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的作用。加快推進中小企業集合債券、集合票據和短期融資券發行。積極培育和規范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繼續推動科技金融試點市工作。(省金融辦、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科技廳辦理)

  (八)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

  加強和改善對融資性擔保機構設立、變更的審批及日常監管工作。建立全省融資性擔保業務監管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研究制定融資性擔保機構管理實施細則及促進我省融資性擔保行業規范健康發展的有關政策。鼓勵組建多層次中小企業融資性擔保基金和政策性擔保機構。充分發揮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風險準備金作用。落實好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稅費優惠和財政支持。進一步完善信用保險保費補貼、保單融資貸款貼息等政策,支持、鼓勵中小企業運用保險機制提高信用等級。(省金融辦、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科技廳、地稅局、廣東保監局辦理)

  三、推動中小企業產業轉型升級

  (九)鼓勵中小企業進園區創業。

  支持在現有工業園區內建設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充分利用現有園區的產業集聚優勢和服務功能,強化產業銜接,完善協作配套,在全省重點打造2-3個示范性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建設和認定一批創業帶動就業孵化基地,健全創業服務公共平臺,創新創業培訓模式,提升創業培訓成效。(省經濟和信息化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辦理)

  (十)加快推進中小企業技術改造。

  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主線,加大中小企業技術改造投資。落實國務院關于地方政府安排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的要求。研究制定有關中小企業的固定資產按規定縮短折舊年限或加速折舊的具體辦法。深化省部、省院產學研合作,實施百校千人萬企科技特派員創新工程,為中小企業開展技術攻關和科技服務工作。(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科技廳辦理)

  (十一)推動中小企業節能減排。

  鼓勵專業服務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合同能源管理、節能設備租賃等服務。嚴格控制過剩產能和“兩高一資”行業盲目發展。對納入環境保護,節能節水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的投資項目,按規定落實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鼓勵中小企業投保環境責任保險。(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地稅局、環境保護廳,廣東保監局辦理)

  (十二)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鼓勵支持中小企業在科技研發、工業設計、技術咨詢、信息服務、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領域加快發展。推動中小企業拓展軟件開發、服務外包、網絡動漫、廣告創意、電子商務等新興領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辦理)

  四、幫扶中小企業開拓市場

  (十三)支持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

  制定政府采購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具體辦法,為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提供詳細指導和優質服務。支持中小企業申報省自主創新產品,進入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清單。鼓勵社會機構(團體)優先采購中小企業貨物、工程和服務。(省財政廳、經濟和信息化委、科技廳辦理)

  (十四)支持中小企業開拓國內市場。

  認真落實《關于幫扶中小企業開拓國內市場的意見》(粵經貿中小局〔2009〕326號),著力推動“廣貨北上西進”向縱深發展。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在推進“萬村千鄉”、“雙百”市場活動中的作用。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參與家電、農機、汽車、摩托車下鄉和家電、汽車“以舊換新”等業務。支持中小企業積極參加各類展覽展銷活動,特別是以區域性產品品牌開展各類展銷活動。支持、引導中小企業利用信息技術、視頻網絡進行企業及其產品的宣傳推介,打造中小企業市場開拓視頻電子商務平臺。全力辦好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辦理)

  五、引導中小企業加強生產經營管理

  (十五)引導中小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鼓勵和引導中小企業完善治理結構,推進管理創新。督促中小企業嚴格遵守安全、環保、質量、衛生、勞動保障等法律法規,誠實守信經營。務實推進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工程和強企工程。加強對中小企業經營者的培訓。(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辦理)

  (十六)提升中小企業員工崗位技能。

  鼓勵中小企業加強與技工院校、職業培訓機構合作,對企業員工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能培訓,提高員工技能水平和轉崗能力。有計劃地安排技校教師到企業參加生產實踐,參與企業的技術改造、關鍵技術研究等,為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支持。(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經濟和信息化委辦理)

  六、加強對中小企業工作的組織領導

  (十七)完善有關工作機制。

  成立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領導小組,加強對全省中小企業工作的領導和組織協調,研究中小企業發展的重大問題,制定相關政策措施,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中小企業局。各地要進一步加強中小企業服務管理隊伍建設,并根據工作需要,建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協調機制。(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等辦理)

  (十八)開展中小企業統計分析。

  全面開展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運行監測和成長型中小企業評價研究,及時發布中小企業景氣指數。加強對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和限額以下商貿企業的統計分析工作,為政府推動中小企業發展提供科學決策依據。(省統計局、工商局、經濟和信息化委辦理)

  (十九)加強督促檢查。

  促進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既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也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重大戰略決策的緊迫任務。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在進一步抓好貫徹落實粵府〔2008〕104號文件有關政策措施的基礎上,按照國發〔2009〕36號文的新要求,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工作實際,研究制定更具操作性的實施辦法,加強組織協調,確保政策措施落實到位。省政府將對各地的貫徹落實情況組織專項督查。(省府辦公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辦理)

  

                             廣東省人民政府

                           二○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涡阳县| 禹州市| 通辽市| 浮山县| 余干县| 大田县| 卢湾区| 安泽县| 高青县| 玉屏| 特克斯县| 靖安县| 长兴县| 高阳县| 丰宁| 商洛市| 长宁区| 龙井市| 永昌县| 柳州市| 柳林县| 鹤岗市| 黑龙江省| 静安区| 修水县| 汾阳市| 苏州市| 娄烦县| 林甸县| 新竹县| 阳新县| 襄垣县| 云阳县| 焦作市| 安泽县| 郎溪县| 岳阳市| 得荣县| 乐昌市| 叙永县| 玉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