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诱惑一区?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

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開 規章庫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006939748/2011-00085 分類: 勞動、人事、監察、通報
發布機構: 廣東省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1-02-11
名稱: 關于2009年度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轉移就業目標責任制考核評價情況和優秀單位表彰的通報
文號: 粵府〔2011〕13號 發布日期: 2011-02-14
主題詞:
【打印】 【字體:    

關于2009年度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轉移就業目標責任制考核評價情況和優秀單位表彰的通報

發布日期:2011-02-14  瀏覽次數:-

粵府〔2011〕13號

━━━━━━━━━━━━━━━━━━━━━━━━━━━━


關于2009年度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

轉移就業目標責任制考核評價

情況和優秀單位表彰的通報

?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深入推進《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的決定》(粵發〔2008〕4號)貫徹落實,全面推動我省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轉移就業工作開展,按照《印發廣東省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轉移就業目標責任制考核評價辦法的通知》(粵府函〔2010〕160號,以下簡稱《考評辦法》)要求,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牽頭會同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等有關單位,對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2009年度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轉移就業目標責任制落實情況進行了考核評價。現將考核評價情況進行通報,并對獲得優秀等次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予以表彰。

  一、考核評價結果

  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2009年度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轉移就業目標責任制考核評價全部達標,具體情況如下:

  (一)優秀等次地級以上市:

  中山市(97分)、韶關市(97分)、佛山市(96.5分)、梅州市(96.5分)、廣州市(96分)、潮州市(96分)。

  (二)達標等次地級以上市:

  深圳市、珠海市、汕頭市、河源市、惠州市、汕尾市、東莞市、江門市、陽江市、湛江市、茂名市、肇慶市、清遠市、揭陽市、云浮市(注:達標等次地級以上市排名不分先后)。

  根據《考評辦法》有關規定,特對評定為優秀等次的中山、韶關、佛山、梅州、廣州、潮州等6個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予以全省通報表彰。

  二、考核評價結果分析

  從考核情況看,各地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雙轉移”戰略部署,高度重視,精心部署,強化引導、優化服務,創造性地推進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轉移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一)工作成效。

  1.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更加充分。據統計,2009年全省勞動力轉移就業128.5萬人,同比上升20.8%;全社會非農就業比重已達72%。全省對口勞務幫扶輸入輸出勞動力超過52萬人,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就業87.4萬人。全省人力資源網絡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四級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實現城鄉基本覆蓋。各地開展靈活多樣、便捷有效的就業服務,云浮、惠州等市出臺了促進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就業政策,佛山市積極創建國家級充分就業示范區,潮州市設立了18個農村勞動力靈活就業基地,多渠道、多形式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各市將產業轉移工業園區作為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的重要載體,進一步推動勞動力轉移與產業轉移緊密結合。珠江三角洲地區與粵東西北地區開展勞務幫扶,創新幫扶方式,推進“百企扶百村就業工程”、“千企扶千村”、“鎮企結對、村企掛鉤”等轉移就業模式,實現村企無障礙勞務對接。

  2.培訓能力再上新臺階。全省通過公開競爭方式,擇優認定了近800家農村勞動力定點培訓機構,建立省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職業技能培訓示范基地5個,開發適應遠程培訓的課件232個,培訓能力與產業轉移升級需求逐步匹配。梅州市緊扣煙草、建材等六大支柱產業發展需要,開設相關專業培訓課程,并積極打造“客家大嫂”等培訓品牌,農村勞動力參加培訓積極性大大提高。廣州、佛山、肇慶等市開展廣佛肇職業教育培訓合作,推動建立跨區域合作培訓模式。中山、茂名兩市共建省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職業技能培訓示范基地,根據中山市產業發展需求,組織開展“訂單式”培訓。陽江市將“雙轉移”與“雙到”扶貧開發工作緊密結合,2009年組織3650名革命老區、貧困戶勞動力參加技能培訓,培訓后轉移就業率達96%。河源市實施“一縣一品”的特色農業發展戰略,采取集中辦班、現場指導、示范引導等形式開展實用性的農業科技培訓。

  3.工作保障機制更加健全。各地進一步完善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政策體系,不斷推進工作保障和監管機制建設,各項基礎工作扎實開展。一是積極開展農村勞動力摸查,完善農村勞動力資源信息系統。二是各地級以上市都創建了農民工綜合服務中心,為農民工辦事提供一條龍服務。三是各地對重點培訓機構實行績效掛鉤考核制度,普遍引入資金競爭性分配機制,開展資金績效評價,建立督導檢查制度,把好培訓質量關。省、市對各地培訓專項資金使用情況以外聘審計、聯合檢查等形式嚴格進行審計核查。四是財政投入逐步加大,如中山市、佛山市2009年分別籌集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資金2500萬元和1400萬元。梅州市建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激勵機制,市財政專門安排900萬元競爭性扶持資金,從2009年至2011年,每年對在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轉移就業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的3個縣(市、區)各給予100萬元獎勵。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培訓轉移就業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大部分市按照統一標準撥付補助資金,普遍存在培訓項目少、培訓工種單一或趨同的現象,培訓后農村勞動力素質能力與產業轉移升級要求仍不完全適應。受薪酬待遇低、競爭激烈等就業環境影響,以及因城鄉差別導致的待遇差距,使農民工對城鎮歸屬感不強,轉移就業穩定性仍需提高。一些地方對培訓鑒定過程監管不嚴,出現冒名頂替參加技能鑒定考試等情況。二是一些地方對農民工及農村勞動力情況摸查不清,發動不足,需要對企業和農民工進行深入細致的宣傳。三是基礎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一些縣(市、區)級的培訓機構培訓條件較差,一些種養殖業和地方特色產業相關工種不能開展培訓鑒定,部分市職業技能鑒定站(所)和考評員隊伍建設滯后,基層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建設相對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工作的開展。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結合考核評價情況,發揚成績,總結不足,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大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工作力度。要進一步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綜合規劃,緊密圍繞當地產業升級發展需求,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強化培訓實效。要進一步夯實培訓基礎,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職業技能培訓示范基地建設,加快農民工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加大對各類培訓機構的扶持力度,引導企業和社會培訓力量加大投資、改善培訓條件。要著力優化就業環境,扎實推進農民工積分制入戶城鎮工作,加快建立城鄉勞動者平等的就業制度,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加強人文關懷,改善農民工生產生活環境。要繼續強化對定點培訓機構和職業技能鑒定機構的監管,加強培訓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要充分利用各類媒體,深入開展宣傳發動,提高農村勞動力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推動培訓轉移就業工作深入開展。

  希望受到通報表彰的考評優秀市再接再厲,繼續創造新的經驗、新的業績,為全省深入實施“雙轉移”戰略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其他達標市要以優秀市為榜樣,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真抓實干,開拓創新,形成乘勢而上、勇于爭先的生動局面,共同努力推動全省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工作取得新的更加輝煌的成果。

?

?

                               廣東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二月十一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个旧市| 舒城县| 藁城市| 九龙县| 巴彦县| 渭源县| 利津县| 万安县| 郎溪县| 思茅市| 巫山县| 正宁县| 元谋县| 航空| 砚山县| 博乐市| 龙山县| 新干县| 卓尼县| 普陀区| 义马市| 贵港市| 岫岩| 明光市| 高唐县| 岢岚县| 鞍山市| 嘉定区| 灌云县| 瓦房店市| 醴陵市| 清水县| 嘉峪关市| 获嘉县| 广水市| 达尔| 恩施市| 济南市| 虹口区| 宣恩县| 郯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