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升專利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制定本戰略。
一、前言
專利制度是知識產權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項激勵和保護創新的基礎性制度,在國家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知識經濟日新月異發展與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專利技術日益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性資源,專利制度日益成為國際間產業布局的重要工具,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關注。當前,在我國進行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升我國核心競爭力變得刻不容緩的大背景下,深入貫徹落實《綱要》,認真完成《綱要》中提出的各項戰略任務,制定和實施全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專利制度激勵和保護創新的基礎性作用至關重要。
經過30多年的努力,我國專利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專利法律法規體系基本健全,專利創造與運用能力不斷提升,專利審批能力顯著提高,具有中國特色的專利保護模式基本建立,專利信息傳播與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專業人才隊伍基本適應專利工作發展需要,專利國際交流與合作開創新局面,為我國科技創新和經濟建設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和法制環境。
但是,由于我國建立現代專利制度的歷史較短,隨著形勢的發展,當前仍然存在不能適應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問題:專利制度尚未實現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有機融合,在引導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促進我國創新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未能充分發揮。專利政策與國家經濟科技政策的相互銜接不夠緊密,未能形成有效的激勵和保護創新的專利政策體系。核心專利擁有數量不足,市場主體專利運用能力不強。專利管理體制機制尚不健全,執法保護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強。專利信息傳播和服務現狀與經濟科技發展的需求尚存差距。社會公眾對于專利制度的認識不深,專利意識不強等。這些問題在較大程度上制約了專利制度在激勵創新和推動經濟發展方面作用的發揮。
全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是運用專利制度和專利資源,為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而進行的長遠性和總體性的謀劃。實施全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綱要》的迫切需要;是解決專利事業發展全局性、制度性和長遠性問題的關鍵舉措;是應對激烈的國際競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強有力支撐。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ㄒ唬┲笇枷?/p>
實施全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綱要》提出的“激勵創造、有效運用、依法保護、科學管理”方針,以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為目標,以運用專利制度和專利資源為核心,努力營造良好的專利法制、市場和文化氛圍,大幅提高專利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積極服務市場主體,充分發揮專利制度在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強有力支撐作用。
?。ǘ┗驹瓌t
全面推進全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實施,必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立足國情與面向世界相結合。既要符合我國現階段經濟科技發展現實需求,密切專利制度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又要適應專利制度的國際發展趨勢,為我國改革開放,營造和平發展的良好國際環境。
——政府推動與市場調節相結合。既要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協調和公共服務職能,不斷提升政府的政策制定能力和服務水平,又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專利創造和運用以及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大力提升市場主體專利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
——權利保護與維護公共利益相結合。既要充分發揮專利制度在保護創新中的作用,有效維護專利權人的權益,又要正確處理好保護專利權與維護公共利益的關系,防止專利權濫用。
——全面推進與分類實施相結合。既要對我國專利制度和專利事業發展進行總體謀劃,又要針對不同區域和行業具體情況實施分類指導。
三、戰略目標
全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的長遠目標是,大幅提升掌握和運用專利制度與專利資源的能力,專利制度在創新型國家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強有力支撐作用,將我國建設成為專利強國。
到2020年,把我國建設成為專利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較高的國家。專利制度有效運行,專利政策在國家經濟和科技工作中的導向作用凸顯,專利法治環境進一步完善。每百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和對外專利申請量翻兩番,在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和傳統產業重點技術領域形成一大批核心專利。市場主體專利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的能力顯著增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專利申請的比率達到10%,專利權的擁有量顯著提高。專利服務業快速發展,專利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能力基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專利人才隊伍能夠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專利事業發展需要。專利意識深入人心。專利制度對創新型國家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充分顯現。
2015年目標:
——專利制度進一步完善。專利法律法規不斷完善,與專利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相互協調程度進一步提高,專利政策在國家經濟和科技工作中的導向作用明顯增強。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較為完善的專利行政管理體制和機制,專利行政管理基本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專利創造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三種專利年申請量達到200萬件,本國人發明專利年度授權量進入世界前兩名,專利申請質量進一步提高,每百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和對外專利申請量翻一番。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專利申請的比率達到8%,專利權的擁有量大幅提高。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在關鍵技術領域超前部署,掌握一批核心技術的專利,支撐我國新興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
——運用專利的效果顯著增強。專利產業化率穩步提升,全國主要城市設有專利交易服務機構,專利年交易金額達到1000億元。專利權密集型產品比重顯著提高,具有專利權的產品出口額所占比例明顯提升。企事業單位專利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重點培育一批擁有核心專利、熟練運用專利制度、國際競爭力較強的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建成專利制度綜合運用能力強、知識產權市場環境優良的10個示范城市。
——專利審批能力進一步提升。不斷提高審查效率,改進審查質量,發明專利申請的平均實審結案周期縮短到22個月左右,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的平均審查周期縮短到3個月左右,專利申請的復審請求案件和無效宣告請求案件的平均審理周期分別縮短到12個月和6個月左右,社會公眾對審查質量的滿意度穩步提升,專利授權質量和審查綜合能力達到世界主要知識產權局的先進水平。
——專利保護狀況明顯改善。專利執法保護的制度、機制、機構和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專利執法效率進一步提高,有效維護專利權人合法權益,專利市場環境明顯改善,企業專利維權和應訴能力明顯提升。
——專利服務水平大幅提升。構建公益服務和商業服務相互支持、協同發展的專利信息服務體系,大力促進專利服務產業的發展,專利公共和社會服務能力基本滿足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公眾的需求。
——專利人才隊伍穩步發展。加快培養和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素質較高的專利人才隊伍。專利行政管理和執法人才隊伍穩步增長。專利審查人才隊伍達到9千人。企業專利人才的數量和素質有較大幅度提高。專利服務業人才數量有較大增長,專業門類更加齊全,執業專利代理人達到1萬人。專利人才隊伍基本滿足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專利事業發展需要。
——全社會的專利意識普遍提高。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的知識產權文化逐步形成,初步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知識產權文化教育、宣傳、理論研究體系。社會公眾的專利意識明顯提高,尊重和保護專利的社會環境明顯改善。
——專利國際交流與合作全面發展。專利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領域進一步拓展。涉外知識產權事務統籌協調能力大幅增強,參與專利國際事務的能力顯著提升。爭取適合我國專利事業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
四、戰略重點和保障措施
?。ㄒ唬┻M一步完善專利法律制度
立足國情,在符合國際規則的前提下,進一步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專利法律制度。及時研究國際專利立法的最新發展趨勢并借鑒其成功經驗。研究制定職務發明法規,合理界定職務發明的權利歸屬。探索改革外觀設計制度,研究外觀設計單獨立法的可行性。研究完善專利確權程序,縮短專利確權和糾紛的處理周期。研究規制專利權濫用實體和程序性規定。密切關注專利權轉讓、許可、質押等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適時予以規范。修改完善《專利代理條例》。完善其他配套專利法規規章。
建立專利主管部門與其他部門在專利相關法規制定和實施中的信息溝通和協作機制,促進相關法律制度之間的相互銜接。依據反壟斷法的有關規定,研究和積極推動認定濫用專利權構成壟斷行為標準和程序的制定。積極推動涉及專利的國家標準管理規定的出臺,明確國家標準涉及專利問題的處置原則以及披露義務等規范。健全對外貿易和海關知識產權保護等法律法規中與專利有關的規定和協作機制。加強遺傳資源管理制度與專利制度之間的協調與銜接。
?。ǘ┐罅ν七M與專利相關的政策體系的構建
充分發揮專利政策在推動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的作用。加強專利政策研究,推動符合不同產業需求的專利政策的出臺,激勵企業積極申請專利,加快行業共性專利技術的推廣應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產業振興規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在關鍵技術領域超前部署,掌握一批核心技術的專利,并進行合理的海內外布局,形成核心競爭力。鼓勵企業在引進專利技術基礎上,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獲得專利權。圍繞國家區域經濟規劃,出臺合理有效的專利扶助政策和區域專利轉移鼓勵政策。
充分發揮專利在國家宏觀政策中的導向作用。加強專利行政主管部門與相關部門的協調、合作,充分運用財政、稅收、金融等政策,激勵更多核心專利的創造與運用。進一步健全專利統計指標體系,積極推動將專利指標納入我國經濟、科技等工作的評價考核體系。進一步推動完善涉及國家重大利益科技項目的專利管理,提高科技項目的創新起點和水平,提升將創新優勢轉化為專利優勢的能力,保障國家技術安全。支持和培育專利產品出口,提高專利權密集型商品出口比例,加強企業海外并購中的專利政策引導。平衡專利政策與公共健康、氣候變化等重大公共政策之間的關系。
進一步加強專利政策制定的統籌協調。充分利用已有的協調機制,加強部門間的交流與協調,探索建立專利政策評議機制,確保專利政策的有效、合理,符合國際規則。建立專利政策信息披露平臺。
(三)進一步加強專利管理體制與機制建設
完善專利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推動省級、市(地)級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建設,經濟發達地區縣級知識產權機構初步健全。建立健全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其作用,積極加強同有關部門的橫向聯系和協調,推動國家和地區專利政策體系的構建。
加強專利管理職能。切實加強各級專利管理部門的自身能力建設,提升管理水平,拓展和加強區域經濟發展政策制定、專利實施和產業化、知識產權資產評估、重大經濟項目的知識產權審議等職能,進一步密切專利工作與國家以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積極開展地方知識產權發展狀況評價,強化地方管理能力建設,營造良好知識產權發展環境。
?。ㄋ模┐罅μ嵘龑@麆撛旌瓦\用能力
形成促進專利創造的政策體系和環境。進一步推動完善國家資助創新成果權利歸屬和利益分享機制,鼓勵更多的創新成果形成專利權。開展將發明人的獎酬計入生產成本的可行性研究,推動企業制定和落實發明人的獎酬政策。通過稅收等優惠政策,積極鼓勵企業生產擁有核心專利權的高附加值的產品,促進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優化專利資助政策,進一步明確提升專利質量、提高國外專利擁有量、促進自主創新成果產權化的工作導向。
大力促進專利運用。進一步明確專利管理部門及相關部門積極推進專利技術產業化的職責。爭取相關政府部門加強對專利技術產業化政策支持,制定鼓勵個人和企業進行專利轉讓和許可的稅收優惠政策。推動形成全國專利展示交易中心、高校專利技術轉移中心、專利風險投資公司、專利經營公司等多層次的專利轉移模式,加強專利技術運用轉化平臺建設。進一步加強專利質押貸款工作,推動一批知識產權優勢企業通過資本市場上市融資,促進專利產業化的股權、債券交易市場的形成,推動建立質押貸款、風險投資、上市、證券化等多層次的專利技術融資體系。探索設立由國家引導多方參與的多形式專利運營資金,促進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價值專利的運用。深入推進國家專利產業化基地建設。進一步強化中國專利獎的經濟效益導向作用。加強和規范專利資產的評估工作,增強專利價值評估能力。
進一步提升企事業單位運用專利制度的能力。引導企業以市場分析和專利分析為依據,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特點的企業專利戰略,鼓勵和支持企業進行專利海外布局。引導創新要素、專利資源向企業集聚和轉移,鼓勵企業聯合構筑專利聯盟。鼓勵和支持企業將我國優勢領域擁有專利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上升為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進一步完善企業專利管理工作規范,健全企業專利資產管理規程。深入開展企事業單位試點示范工作、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實施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工程,提高企事業單位運用專利制度的能力。通過專利托管、引優扶強等措施,促進優秀專利服務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公益服務,為優勢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
?。ㄎ澹┨嵘龑@麑彶榫C合能力
進一步提升專利審查能力。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不斷完善專利審查標準和審查管理政策。適度擴大審查隊伍規模,加強人員素質能力培養,開展審查文化建設。建立更為高效、科學的審查業務運行管理體系,不斷提高審查效率和審查質量。設立加快審查制度,創設更為靈活、便捷和高效的審查方式,提高審查員與利益相關方之間的溝通效率。務實參與審查業務國際合作,促進審查能力建設。
加強專利審查服務能力建設。統籌審查資源,配合國家重點產業發展政策,提供專利申請策略和專利分析指導等服務,積極引導市場主體重視專利價值挖掘。建立基于審查資源的中介機構扶持機制,引導中介機構拓展服務范圍、提升服務能力。采取積極措施,為市場主體向國外申請專利提供相關服務和業務指導。
?。┰鰪妼@Wo能力
進一步完善專利保護統籌協調機制。依法建立健全專利案件的協調辦理機制、政策協調機制、重大案件協調督辦機制、專利保護新問題的研究應對機制、重要活動的知識產權聯合保護機制。進一步完善司法和行政執法兩條途徑協調運作的專利保護模式,做好專利行政執法與司法程序的銜接,進一步發揮司法保護主渠道作用,充分發揮行政執法保護及時有效的特點。有效降低維權成本,切實維護專利權人合法權益。進一步推動加強專利權的邊境保護,打擊進出口侵犯專利權貨物的違法行為。進一步在全國范圍內推動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構的建立,加大維權援助投入力度,有效提供維權援助公共服務。
充分發揮專利行政執法的優勢。推進專利行政執法制度建設,大力加強專利行政執法,充分發揮行政執法查處迅速、程序簡便的優點。積極推動賦予縣級專利管理部門的行政執法權、賦予專利管理部門直接對查處結果擁有執行權。加強對專利行政執法案件的督辦和指導,建立健全出具侵權判定咨詢意見的制度。探索行政執法與復審無效有機銜接的方法和途徑。建立專利糾紛訴訟前的調解程序。進一步發揮行業協會、中介機構在專利保護中的作用。加強地方專利執法人才隊伍建設和執法條件建設。
加強海外專利維權服務。建立重大專利案件的跟蹤研究、重大海外專利案件的案情通報、外事溝通制度,加快構建海外知識產權維權信息網,及時介紹和發布有關國家或地區專利保護制度與狀況,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信息參考。充分利用12330維權公益電話,積極發揮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的作用,建立多種形式的海外專利維權援助機制,加大對企業解決海外專利爭端的專業指導,幫助企業妥善應對海外專利糾紛。
?。ㄆ撸┩苿咏⒅卮蠼洕顒又R產權審議機制
培育完善專利分析預警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對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專利分析預警工作。制定出臺關于加強全國專利分析預警工作的相關政策性文件,實施專利分析普及推廣項目,進一步完善和推廣專利分析預警工作標準與操作指南。加強面向社會的專利分析人才的培訓工作。引導專利分析預警服務走向市場。鼓勵專利代理機構積極開展專利分析和預警服務。
推動建立國家層面知識產權審議機制。開展國家層面重大經濟活動的以專利審議為核心的知識產權審議機制研究,提出具體方案及政策建議。與相關單位和部門合作,選擇若干對專利分析需求突出的重點領域,啟動試點工作,適時推動建立國家層面知識產權審議機制。
開展地方重大經濟活動知識產權審議試點工作。開展以專利審議為核心的地方知識產權審議試點工作,制定出臺與地方性重大經濟活動知識產權審議相關的政策規章。及時總結各地試點工作經驗,逐步擴大試點范圍。
?。ò耍┘訌妼@畔鞑ダ门c信息化建設
構建多層級、立體化專利信息公共服務體系。國家層面,建立全國專利信息傳播利用的宏觀管理與業務指導體系,促進專利信息的廣泛傳播與有效利用。建立以用戶為導向、職責明晰、協調配合、良性循環的專利信息管理和運行機制,按照專利法的要求,完整、準確、及時公開基礎性專利信息,支持以多種方式向社會提供數據資源。地方層面,指導地方專利信息機構、圖書情報機構與中介服務機構開展專利信息服務,指導市場主體加強專利信息利用,促進專利信息為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擴大專利信息傳播渠道,構建立體化專利信息傳播網絡。
構建和完善國家專利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構建和完善基于互聯網、功能和訪問負載設計合理、以信息化技術為手段的國家專利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為社會提供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專利信息公共服務。到2015年,完成國家專利數據中心、5個區域專利信息服務中心和47個地方專利信息服務中心的建設。
為國家重大科技經濟決策提供專利信息支持。加強政府部門之間、政府與行業協會之間的合作,開展與國家重點發展產業相關專題的專利信息分析,將專利信息服務于國家重點產業的專利創造和運用,發揮專利信息在國家重大科技經濟決策中的支持作用。
?。ň牛┘涌彀l展專利服務業
大力促進專利服務業快速健康發展。積極推動制定有利于專利服務行業發展的金融、稅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商業化專利信息服務。大力促進專利信息檢索、分析、預警、數據加工、數據庫建設、專利咨詢、交易、托管、資產評估、質押貸款等專利服務業的發展。支持有條件的公共專利信息服務機構進行企業化轉制改革試點,扶持和培育一批專業化的專利信息服務企業。加強對專利服務業的監管。
改善專利代理行業的發展環境。完善行政監管與行業自律有機結合、定位明確、分工合理、相互協調、運轉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規范專利代理行業市場競爭秩序。完善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制度。研究建立專利代理執業保險制度,推動解決專利代理人執業限制問題。建立健全專利代理援助制度,調動有利于促進專利代理行業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性資源,建立交流機制,促進東西部專利代理機構幫扶合作機制的建立,推動共同發展。建立體制完備、結構合理、行為規范、制度健全的專利代理行業自律管理體系。構建專利代理行業誠信體系,完善行業的誠信信息公示、信用評價和失信懲戒等誠信管理制度,加強專利代理行業的行業自律和誠信建設。
?。ㄊ┘訌妼@瞬抨犖榻ㄔO
完善有利于專利人才成長的政策環境和體制機制。完善人才培養選拔、評價激勵的機制和政策措施。積極推動將專利專業人才納入職稱評價范圍,研究完善專利專業人才評價體系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建立政府引導、相關部門和社會共同參與的專利人才培養投入機制,積極引進專利人才,加強培訓工作基礎建設。建立政府部門、高校和研究機構、企事業等用人單位共同參與和培養對象自身完善相結合的人才培養工作模式。建立健全以市場調節為基礎的人才流動機制和人才保障機制。
加強各類專利人才的培養。以擴大專利人才規模為基礎,以高層次復合型、應用型專利人才培養為重點,帶動整個專利人才隊伍發展,進一步促進專利人才結構優化升級。積極實施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等重要人才工程,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出發點,加強高層次人才培養工作,大力培養專利審查、專利行政管理和執法、企事業單位專利管理人才以及專利代理、專利信息檢索分析、專利產品集成設計、專利技術市場分析、專利價值投資組合分析等中介服務高端人才,為提高我國知識產權競爭能力提供人才保障。
深入開展專利人才教育和培訓工作。引導發展知識產權學歷教育,創新高校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模式,提高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水平。推動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繼續教育投入體制,完善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各方面積極性、以需求為導向的繼續教育體系。優化整合和充分利用國內外教育培訓資源,形成廣覆蓋、多層次的教育培訓網絡。積極拓展培訓渠道,大力開展知識產權社會培訓,支持各行業協會等提供具有行業、專業特色的知識產權培訓服務,大力培養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加大領導干部知識產權培訓力度,增強領導干部知識產權意識。加快知識產權培訓教材建設步伐,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ㄊ唬┘訌娭R產權文化建設
豐富知識產權宣傳內容,創新宣傳形式和方法,增強宣傳效果。在進一步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作用的同時,充分借助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的優勢,搭建權威高效的知識產權傳播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知識產權宣傳工作。加大知識產權宣傳普及力度,努力打造和培育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宣傳活動品牌。利用有效的宣傳形式,進一步拓寬宣傳渠道,積極開展對外宣傳工作,樹立我國良好的知識產權國際形象。研究建立中國專利博物館。
積極推進知識產權文化建設工程,廣泛開展知識產權普及教育。圍繞知識產權熱點、焦點話題,開展論壇、沙龍、講堂、展覽展示等不同形式的主題活動。利用知識產權典型案例,針對不同受眾群體,出版一批可讀性強的優質書刊。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制作播出一批觀賞性強的影視作品。面向青少年等群體,開展一系列旨在激發創新激情、培育正確知識產權觀念的教育活動,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的知識產權文化理念。
?。ㄊ┤轿婚_展專利國際交流與合作
構建專利業務國際合作新格局。加強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知識產權相關國際組織的交流與合作,在多邊知識產權國際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提升國際話語權。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應對專利業務挑戰,逐步增強對區域專利業務發展的影響力。適度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知識產權能力建設的援助,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立場協調,促進專利領域的共同發展。
深化專利國際交流與合作。鞏固和發展與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多、雙邊交流渠道,營造穩定的大局關系框架,密切與發展中國家的聯系,加強周邊戰略規劃,創新合作方式、豐富合作手段、拓展合作領域,為我國專利事業和經濟科技發展爭取外部資源,創造良好的國際發展環境。
增強參與專利國際事務綜合能力。強化涉外知識產權事務統籌協調,加大對地方知識產權涉外工作指導,完善涉外專利信息溝通交流機制。加強涉外專利事務中全局性和戰略性的政策研究,根據國際知識產權制度發展態勢,適時調整專利國際合作政策。促進懂技術、懂法律、懂外語、懂市場的高端國際合作人才隊伍建設。
全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的實施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發揮政府的推動作用,市場的基礎作用,企事業單位的主體作用,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分階段、按步驟、多層次、有重點地加以推進,確保全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的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