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凌晨開始,廣東將按照9月2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印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下稱《指導意見》)的統一部署,正式施行車險綜合改革方案。車險市場迎來全面“換擋”,車主則迎接三重利好——“價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減,服務基本上只優不差”,對于這場力度空前的車險改革,業內人士紛紛用“三個基本”來總結。
車險改革后,產品費率與風險水平更加匹配。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會長石道堅提醒廣大車主,“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培養良好駕駛習慣,減少出險次數,才能最大程度享受改革的紅利。”
費率下調、保障更全、服務提升
“降價”體現在商業車險上尤為明顯。《指導意見》將商車險產品設定附加費用率上限由35%下調為25%,預期賠付率由65%提高到75%,并且車險綜合改革重新測算了商車險行業純風險保費,使車險產品費率與風險水平更加匹配。
消費者保障只增不減的獲得感強。交強險總責任限額從12.2萬元提高到20萬元;商業險的三責險責任限額從5萬-500萬元提升到10萬-1000萬元。與此同時,還增加機動車全車盜搶、玻璃單獨破碎、自燃、發動機涉水、不計免賠率、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等保險責任。
改革后,服務質量優化提升。《指導意見》支持行業制定新能源車險、駕乘人員意外險、機動車延長保修險示范條款,探索在新能源汽車和具備條件的傳統汽車中開發機動車里程保險(UBI)等創新產品。此外,引導行業規范增值服務,制定包括代送檢、道路救援、代駕服務、安全檢測等增值服務的示范條款,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規范和豐富的車險保障服務。
風險定價,有車主保費不降反升
盡管統一下調了費率,但不排除有車主出現保費不降反升的情況。
“某臺車對應的保費是增加還是減少,是各種因素疊加影響的結果,比如車型、出險次數、以及保障程度的變化等。”一位車險資深人士指出,以出險次數多的車主為例,很大可能面臨保費上升。
這是因為車險改革后,產品費率與風險水平更加匹配,使得定價更加科學。上述人士指出,風險更高的車主將承擔更高的費率,通過費率的獎優罰劣,引導車主形成良好的駕駛習慣,遵守交通法規,減少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
此次改革還進一步優化無賠款優待系數規則,將考慮賠付記錄的范圍由前1年擴大到至少前3年,并降低對偶然賠付消費者的費率上調幅度。
在本次改革落地前,廣東保險業行業建設已見成效。全面推行車險實名繳費制度,促進信息透明,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推廣電子保單制度,在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的基礎上,通過電子保單方式,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車險承保、理賠等服務。
準備充分,確保改革順利落地
有分析指出,改革對財產保險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型險企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為了確保改革順利實施,廣東銀保監局指導行業做好改革落地前的準備工作;廣東保險行業則擁抱改革,抓住契機,實現線上線下雙邊發力、雙向融合,提供更有競爭力的服務。
“通過科技手段,車險業務不斷突破線上服務的邊界,比如通過微信進行線上化快速理賠,提高服務效率;線下則對于人傷也提出了“雙百”服務,100%去醫院探訪、100%調解。”太保產險廣東分公司副總經理周雅表示。
人保財險廣東分公司副總經理潘振雄也表示,“我們公眾號有600多萬的車主客戶,線下嵌入了洗車、續保、理賠、查詢等多種便捷服務;與此同時,還與交警部門合作建立了721個農村交通安全勸導站,為鄉村道路安全保駕護航。”
還有的公司則聚焦場景提供服務。平安產險廣東分公司副總經理黃凱英指出,廣東地區的保險增值服務一直都表現亮眼,率先推出車險“四維服務體系”,聚焦在途、在線、到店、到家四大場景,為客戶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養車用車服務。
在為車主提供增值服務上,廣東保險公司不斷推陳出新。國壽財險廣東分公司副總經理鄧俊杰介紹,公司是全國首家針對全省全量客戶推出“免費出險代步車”服務的財險公司,自5月推出至今客戶量達15249臺次,打通了“出險無車可用”的痛點,獲得了車主的好評。
廣東車險行業的有益探索,為行業應對改革書寫了“廣東答卷”。據統計,廣東省長期以來是全國最大的車險市場,服務的車主超過2000萬。今年1-8月,廣東車險保費收入470億元,繼續位居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