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诱惑一区?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

首頁 > 政務公開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 > 鄉村振興信息公開 > 鄉村振興工作動態

廣東2277個省定貧困村村醫有了強力“外援”:AI醫生助診 遠程醫療解難

時間 : 2020-07-29 09:24:50 來源 : 南方新聞網
【打印】 【字體:

  這兩年,河源市東源縣上莞鎮新民村村醫陳永利逐漸察覺,村民疾病預防意識有了提升。但囿于缺乏設備,他有時就連簡單的測血糖都難以實現。

  拐點發生在2019年9月。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為全省2277個貧困村配備智能健康監測設備包,并對接省級遠程醫療平臺,同時引入相當于三甲醫院主治醫師水平的“AI醫生”(人工智能醫生助手),這才解開了陳永利心頭的難題。

  互聯網縮短了優質資源抵達基層的距離,減少城鄉間的不平衡,為更多人帶來了希望與信心。

  智能監測包:村里有了移動的檢查檢驗科

  年過四旬的陳永利,除了在外求學的三年,幾乎沒離開過生活的村莊。2007年,他正式接過父親衣缽,成為了村民的健康守門人。他說,這些年,自己見證了村民從“重治療”到“重預防”的轉變。

  在過去,村民常常小病忍大病拖,排斥測量健康數據,公衛工作一度陷入僵局。現在,局面在慢慢打開。平日里,陳永利在村子里走動時,村民會主動要求進行體檢,疾病預防意識有了大提升。

  但陳永利有時會力不從心。在他的藥箱中,唯一的設備是聽診器,最多再有一臺老式水銀血壓計,連測量血糖的儀器都沒有。無奈之下,他只能婉拒村民,讓他們到鎮上衛生院做進一步檢查,“這種把人往外推的滋味不好受”。

  2019年9月24日,陳永利拿到了智能健康監測設備包,里面包含8類儀器,分別是電子血壓計、血常規檢測儀(血氧儀和血糖儀)、紅外額溫體溫計、手持胎心監測儀、心電監測儀、尿常規測試儀、健康管理平板套裝和身份證讀卡器。

  智能健康監測設備包的到來,實現了陳永利的心愿。有了這一套設備,他不僅能做心電圖,而且像血壓、血糖、血氧、脈率、體溫等基本的健康信息也可一并采集,并且都能夠長期電子保存,“終于告別紙質健康檔案的歷史了!”他說。

  如今,陳永利管理新民村近百名的慢性病患者,他們大都是留守老人。每天早上7時,他會騎上摩托車,上門服務。李招媚便是他管理的一名糖尿病患者。樸實的她無法用言語表達變化,只是說:“再也不用早起去鎮上測血糖。”

  AI醫生:村醫多了個“左膀右臂”

  在清遠陽山縣,七拱鎮隔坑村衛生站村醫黃素英有了一個得力助手——AI醫生。起初,拿到智能健康監測設備包后,她對其中的AI醫生功能半信半疑。直到有一次,村里一個老人覺得心慌氣短,心跳加快,她感到老人可能有問題,但又拿不準,就把這個智能健康監測設備包給老人試著戴上看看。

  心電監測提示“考慮心臟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建議入院進一步檢查”,而作出診斷的正是“AI醫生”。在“AI醫生”的建議下,黃素英勸說老人到縣醫院檢查,果不其然,正是心臟疾病。

  如今,“AI醫生”已成為黃素英的看病神器。遇上患有帶狀皰疹的村民,自己用藥不熟悉,就打開手機咨詢“AI醫生”,尋求規范用藥方案,“有了它,村民至少不用走彎路了”。

  在廣袤的鄉村,“AI醫生”與上級醫院的遠程醫生成為了村醫的“左膀右臂”,帶給了村民更多對抗疾病的希望與信心。

  遠程醫療:醫療難題在線解決

  自從村子對接省級遠程醫療平臺,清遠英德市江古山村村醫林宏新感覺到,自己距離省城專家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在診療過程中,只要遇到醫療難題,他就將相關檢查檢驗結果和音視頻資料上傳給上級醫院,申請遠程問診、遠程會診和轉診,由上級醫院專家給出檢查檢驗分析報告、指導其制定治療方案。

  時隔多年,村民終于無需僅為一紙診斷書而奔波數小時到省城。

  “雖然有智能健康監測設備包的幫助,能發現村民身體指標的異常,但如果無法準確診斷及處置,也就失去了意義。”從一開始,省衛健委就明確,要以智能健康監測設備包作為載體,將遠程醫療業務引入貧困村,加強上級醫院對村衛生站的業務指導。

  一根網線,就這樣縮短了優質資源與邊遠山區的距離。

  2018年6月,廣東出臺了《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率先提出了在縣級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臨床輔助決策系統、智能化醫學設備,提升醫療服務質量。

  2019年,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申請了2732萬元財政資金,按每個村1.2萬元的標準為全省2277個貧困村配備智能健康監測設備包,解決村衛生站檢查設備不足的問題,幫助村醫提高診療效率;同時,以設備包為載體,引入人工智能醫生助手,與省級遠程醫療平臺對接,鏈接上級機構醫療資源,幫助村醫提升服務能力。

  如今,廣東正通過“互聯網+遠程醫療”的方式,將優質醫療資源輸送到基層百姓的身邊,一解鄉親身體病痛、心中煩愁,阻斷“病根”變“窮根”。

  巧用智能技術破解扶貧困局

  打電話叫縣人民醫院的救護車,救護車一個來回竟然要8個小時。這是廣東清遠市陽山縣一些偏遠山村的群眾面臨的困境。

  廣東醫療衛生水平一直處于全國領先地位,但由于區域發展不平衡,部分基層地區醫療水平發展仍有掣肘,人民群眾無法享受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如何飛越群山,把優質的醫療資源下沉,讓村民就近就地就醫,成為了解決問題的關鍵。

  在貧困村,我們能看到村醫正在使用智能健康監測設備包和“AI醫生”,守護村民的生命健康。“AI醫生”操作便捷,僅需在個人手機上下載APP,借助醫療可穿戴設備,即能幫助村醫開展村民日常診療、電子健康檔案建立等工作,成為了村醫的智能助手。

  村醫有了好幫手,百姓有了好醫療。這一民生工程,讓村民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也讓基層醫療強了起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南| 禄劝| 改则县| 利川市| 吉首市| 页游| 理塘县| 金堂县| 乌海市| 长丰县| 乾安县| 砀山县| 涿州市| 建德市| 北川| 贵德县| 博白县| 略阳县| 霸州市| 萍乡市| 循化| 潮安县| 新河县| 景谷| 乐山市| 定日县| 瑞丽市| 修武县| 浦江县| 紫阳县| 永新县| 兴文县| 绥德县| 安平县| 来安县| 塔河县| 武邑县| 大理市| 沾化县| 沂南县| 营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