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據省應急管理廳消息,今年以來,全省建立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制度的企業達40.9萬家,覆蓋率達99%;企業內部報告事故隱患共20.6萬項,整改率達98.3%,發放獎勵金額2276.8萬元。
今年2月,《關于建立落實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制度的指導意見》正式實施,創新性提出“雙重激勵”機制,標志著廣東安全生產治理進入新階段。
什么是“雙重激勵”機制?省應急管理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方面,對企業員工內部報告且企業正在積極整改的隱患,可依法不予行政處罰;另一方面,要求企業對報告隱患的員工給予重獎,激發全員參與,“這解決了過去員工‘不敢報、不愿報’和企業‘整改動力不足’的雙重困境。”
政策落地后,央企、國企與大型民企率先破局,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激勵模式。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以下簡稱“廣州石化”)建立《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報告獎勵機制》,包含全員隱患排查獎勵、發現重大安全環保隱患獎勵、直接作業環節管理先進裝置獎勵等六個模塊,并通過“低頭撿黃金”“最負責任員工”評比以及“安全隨手拍”三項機制開展。
“如今每個月的隱患整改率可達80%,今年以來公司累計發放獎勵超50萬元。”廣州石化化工2部HSE副總監黎道然介紹,僅以擁有372名員工的化工2部為例,平均每個月可上報隱患近700條,獲得“低頭撿黃金”獎勵金4000元左右。
“讓員工‘主動化’成為保障公司安全生產的有力支撐。”惠州伊斯科新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斯科”)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制定《安全獎懲管理制度》,明確每月撥出2萬元專項經費用于安全獎勵,對提出合理化建議、制止違章行為等方面表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予以及時獎勵。
“每條隱患獎勵20元,只要上報,獎金隨后就到。”伊斯科安全總監廖小林介紹,該制度實施以來,全員參與率大幅提升,其中一線員工占比超80%;從發現隱患到完成整改的全周期平均時間縮短50%,隱患整改率從原來的70%—80%提高到95%以上,員工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增強。
為進一步推動企業建立完善報告獎勵機制,廣東還依托“萬名專家下基層 服務幫扶促安全”行動,重點圍繞報告渠道公示、隱患受理流程、評估分級管理、獎勵及時兌現、內部閉環處理五個方面開展指導。截至目前,共2.54萬人次專家深入1.85萬家企業,并根據企業規模、行業特點提供差異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