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廣州市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及措施清單》出臺。清單聚焦市場環境、法治環境、投資貿易環境、政務服務環境四大關鍵領域,部署30項年度重點任務,并細化列出105條具體措施,突出聚焦企業“有感”服務、提出精準“降本增效”措施、強化試點示范引領等亮點,彰顯改革深度。
聚焦企業“有感”服務上,清單突出經營主體獲得感,如優化全市“21+8”條重點產業鏈市場準入服務,進一步規范相關企業注冊登記需要辦理的全流程審批事項,梳理形成經營主體注冊登記要件“一張單”,實現“全市統一、一單盡列、單外無單”;創新“政策找人”產業政策精準觸達模式;依托“穗政通”平臺全量歸集各部門新出臺或更新調整的產業政策,形成產業政策“畫像庫”。
針對企業核心關切的成本問題,清單提出精準“降本增效”措施。推動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險規模化、常態化,降低企業海外維權成本;發揮市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作用,促進銀企對接;探索設立100億元未來產業科創基金和200億元產業發展基金,引導耐心資本投向早期、長期硬科技項目;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更新并公示收費清單,多管齊下減輕企業負擔。
清單的出臺旨在深入貫徹國家及廣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落實廣州市“干部作風大轉變、營商環境大提升”專項行動要求,深化“產業版”營商環境改革,切實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產業、企業、企業家友好型營商環境。數據顯示,今年1—5月,廣州新簽約產業招商項目1281個,預計投資總額3347.3億元,充分體現廣州正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進營商環境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