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西部生態新區,對珠海建設“生態文明新特區、科學發展示范市”、深化珠海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更緊密合作、引領珠江西岸地區一體化發展、探索區域間“產城人”良性融合互動都有重要的意義。
按照規劃,西部生態新區將圍繞“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以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為導向,緊跟全球產業發展趨勢,明確產業發展戰略及空間布局,謀劃產業發展路徑和重點領域。
同時西部生態新區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推進現代服務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集聚,構建層次高端、重點突出的現代產業集群,優化區域產業結構和總體空間布局,形成持續和諧的產業發展格局,使西部生態新區產業發展形成四大特色:“高端引領,特色鮮明”、“對接港澳,戰略前瞻”、“創新集聚,分布合理”、“綠色生態,融合協調”。
西部生態新區擁有大型海港高欄港和珠海機場,高欄港是國家綜合運輸體系重要樞紐和多功能現代化綜合性港口,珠海機場是國際ICAO 4E級民用機場,多條航線連接國內主要城市。這里還是毗鄰港澳和橫琴自貿區的橋頭堡,特別是港珠澳大橋通車后,其海陸空立體交通區位優勢將更為明顯。
目前西部生態新區的產業發展基礎已經呈現“高大上”的特點,海工裝備、游艇制造、航空航天等已具有一定基礎。但與珠江西岸的其他城市相比,珠海經濟總量規模還不大,特別是在產業鏈配套、專業化發展等方面仍存在差距,西部生態新區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應圍繞高端裝備制造、現代物流、專業會展等產業發展領域,加快實施“擴鏈、補鏈、強鏈”系統工程,打造“三高一特”產業發展新優勢,切實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引領珠江西岸地區實現跨越提升。
我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裝備制造第一大國,然而大并不等于強,我國裝備制造業在關鍵設備及核心技術領域長期受制于人。近年來隨著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再加上資源環境約束增強,迫切要求我國裝備制造業加快進行結構調整,改變傳統的產業發展模式,實現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華麗轉身。
珠海西部生態新區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必須以市場為主導,實施“彎道超車”,加快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輻射帶動大的龍頭企業,搶占行業發展的有利制高點。
先進裝備制造業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提高不僅需要科技創新和產品創新,還需要在商業模式、生產模式、經營管理模式等方面不斷創新,要以集群化、品牌化為主要方向,要更加注重上下游產業鏈的配套發展,特別是要拉動產業鏈向附加值高的研發設計和銷售服務兩端延伸。
西部生態新區在促進關鍵設備發展和核心技術突破方面,在充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決定性作用的同時,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作用。政府不僅要在嚴格產業準入標準、搭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促進科學技術成果轉化、促進金融資本與產業有效對接等方面加大服務力度,也要在進一步完善營商環境、促進高端人才培養和引進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